http://ep.chinanshw.cn/Img/2021/9/pc2021091429d0ebe7d0644724910494e774ce261c.jpg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农业现代化逐步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了农村经济转型和供给侧改革的主力军,有效支持其发展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1-09/14/014077.html

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以四川省汉源县农信联社为例

2021/9/14 作者 康雪嵩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农业现代化逐步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了农村经济转型和供给侧改革的主力军,有效支持其发展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之一。

但从当前情况看,由于农业信贷的风险性,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四川省汉源县农信联社信贷支持当地花椒现代农业园区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例,调研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和金融需求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金融需求分析

经营主体融资额度需求增大 从采集的数据统计看,汉源县花椒现代农业园区内有48家“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的信贷金额需求集中在30万元至50万元,有37家需求在5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总占比分别达到33.33%和25.69%。同时,极少数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经验丰富的经营主体对信贷融资需求甚至达到200万元以上。此外,农业龙头企业主要进行花椒油生产、干花椒烘干和衍生品开发制造,其科技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更高,公司治理更加健全,对融资的需求均超过200万元以上。

经营主体融资期限需求多样化 一是花椒种植和管护期集中在2月至6月,以原材料种植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需的贷款期限相对较长,这类经营主体信贷期限需求为1年至3年,综合占比达到38.19%。二是鲜花椒采摘和烘干主要在每年的8月和9月,以代收、囤积、烘干、销售为主的中间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需的融资期限相对较短,主要在1年以内,综合占比达到40.97%。三是个别成规模的“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需要在种植、烘干机具、加工厂房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实现产业发展的提档升级,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企业转型,其对融资期限的需求相对较长,一般在5年以上。

经营主体融资需求与实际融资供给有较大差距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历史浪潮的推动中,汉源花椒现代农业园区内的农村经营主体的有效融资需求得到了进一步满足,但“融资难”和融资不足问题仍然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速度的重要原因。在采集的144户调查问卷中,“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的平均融资额度分别为13万元和21万元,但平均实际需求金额分别为36万元和58万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从采集的数据看,一定程度反映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未得到有效和充分满足,供需结构不平衡。

融资困境分析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因素 一是自身管理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内控不健全,“只注册不管理”是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常态,加大了金融机构对其具体经营情况有效判断和分析的难度。二是有效抵质押物不足。除了价值有限的生产机具、生产大棚以及地上经济作物等生产资料外,最大的资产是房屋和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拥有的(土地经营权)土地。而目前,汉源县农村房屋暂时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土地经营权抵押又普遍存在价值高估、变现极难等情况。三是部分农村经营主体严重缺乏信用意识和金融知识,信用环境与发展环境不协调。

农信联社信贷方面因素 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融资额度、期限、范围、抵押类型等方面均呈现出与传统小规模家庭种植、养殖农户的显著差异,传统的小额信贷金融产品已不能满足其融资需求。二是“做小、做散、做精”的理念和支持三农事业发展的战略定力还不够坚定。以涉农贷款投放为例,截至2021年6月末,汉源县农信联社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1.8亿多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少净增6854.81万元。三是对农村经营主体的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能力还有待加强,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来控制风险的技术还需进一步完善。

政府政策方面因素 一是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触角延伸不够深入,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担保准入资质要求过高,综合审核通过率较低。二是政府在涉农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与评定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不够,信息不对称、信用评级缺乏有效整合。三是风险补偿基金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县内金融机构的财政金融互动政策未严格落实和发挥实效;特别是没有按贡献度匹配好财政性存款资源。

对策与建议

加强制度供给,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一是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综合用好支农再贷款、再贴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加大对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二是要积极争取和不断完善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共同建立风险补偿金补充机制,保持风险补偿金在存续年度内的合理规模,及时启动风险补偿金限时补充机制。三是加强与监管机构、政府部门、其他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对涉农项目和经营主体实行建档登记和动态管理。

聚焦重点对象,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力度 一是积极满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金融需求,切实加强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合理安排授信期限和还款方式,加大对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装备购置、烘干冷链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设等的信贷融资支持力度。二是大力支持省、市、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和示范专业合作社。加大对汉源县的花椒、水果、蒜薹、黄牛等特色农业产业的种植养殖管理、产品加工、农旅融合、电商发展等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对产业技术创新领域的信贷投入力度,切实满足农产品良种繁育推广、现代化种植栽培、高端装备制造、智慧产品技术研发推广等重点领域的合理融资需求。

点燃创新引擎,提升融资需求可获得性 一是积极开展农村产权融资服务改革创新,大力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探索开展动产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仓单、保单、库存材料质押等创新型贷款业务。二是加强与保险公司、农业产业信贷担保公司和入围专业担保公司的合作,创新“银行+保险”“银行+担保”产品,进一步简化担保审批手续,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升经营主体的信贷融资可获得性。三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技术,主动融入金融科技工程,创新和推广纯信用、无抵押的互联网智能贷款,不断丰富线上信贷产品,增强经营主体的融资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

加强征信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完善信用评价与共享机制,强化评定、评价结果运用。二是推荐信用较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金融守信“红名单”企业评选,积极争取政府扶持政策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向“红名单”经营主体倾斜。三是强化与法院、农业、工商、税务、人行等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推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并实施跨部门、多层级失信联合惩戒。四是持续开展“送征信知识下乡”活动,提升经营主体信用意识,引导经营主体守法诚信经营,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四川省汉源县农信联社)

上一条: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下一条:农商银行助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策略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