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机构立足“三农”,服务“三农”,是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追求利润的影响,导致部分农信机构偏离了农村主战场,“三农”信贷市场发展缓慢。如何“回归本源”“服务‘三农’”成为农信机构的重要话题。对此,笔者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加快业务转型步伐 一是农信机构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为乡村振兴履职好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二是要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农信机构要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特色产业+贫困户”的模式,加大产业扶贫信贷支持力度,助力精准扶贫攻坚战全面取胜,进一步提升农信机构的社会影响力,夯实其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
以优势产业为中心,调整信贷资金投向 一是农信机构要紧紧围绕“黄金玉米带”、产粮大县的区位优势,加大对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其信贷资金重点向农业现代化、高标准农田、“黑土地保护”建设领域、现代农业、新兴农业和绿色农业倾斜,全面满足县域农业生产的信贷需求,抢占“新三农”信贷市场,提升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二是要加大对县域畜牧养殖产业的扶持力度,抓住全国重点生猪集散地的平台优势,积极探索“公司+农户”的信贷模式,以企业为核心,针对企业下游的养殖户,由企业提供担保为养殖户发放贷款,解决其资金需求大、有效担保物不足的瓶颈问题。
以信用工程为切入点,积极研发线上产品 一是以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加强农户基础数据治理,全面、真实、准确采集农户信息,做好信用户、信用村等级评定和授信额度工作,打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建设农户信息网络共享平台,研发适合农村信贷市场的线上信贷产品,实现信用户贷款线上审批、线上发放、线上回收的全流程操作,不断提高同业竞争能力。
以特色农业为依托,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以吉林省梨树县为例,特色农业以东部半山区榛子、榛蘑等林木经济和民俗旅游产业为主;西部以杂粮杂豆、花生、马铃薯、红薯等特色农产品为主;北部主要是农产品加工、温室棚菜、畜牧养殖及特产高效农业。农信机构要紧紧依托这些特色农业,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推动特色农业做大做强。
(作者单位:吉林省梨树县农信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