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5/10/pc202510211adbc18ccb754b6d8582822d27314457.jpg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商业银行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5-10/21/040253.html

提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有效性的对策 ——基于金融“五篇大文章”背景视角

2025/10/21 作者 练培冬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商业银行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内部审计作为银行机构风险防控的“第三道防线”,在金融“五篇大文章”背景下如何实施有效监督,以推动商业银行落实国家金融战略、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值得业内思考和研究。本文从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背景视角出发,提出提升内部审计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商业银行实现高质量内部审计提供理论参考。

(一)深化政策理解和战略协同,构建内部审计的顶层设计。一方面,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要积极寻求董事会和高管层的支持,主动参与到商业银行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战略规划制定和路径实施中,确保审计监督工作与银行整体战略方向同频共振,从源头上保障政策执行不偏离方向;另一方面,要加强主动研究,做好对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内涵的理解与内化,围绕本行中长期战略规划,量身定制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的专项审计计划方案,明确审计目标、范围、资源分配,将战略性的宏观叙事转化为可评价、可执行的具体审计标准,为后续内部审计的实施奠定基础。

(二)创新技术方法和审计范式,深化研究型审计的应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要突破传统合规性审计的局限,加强以风险和价值为导向的研究型审计的运用。一是在审前阶段,加强对五大重点业务方向相关新兴产业、政策法规和风险形态的研究,通过政策解读、行业数据研判、业务逻辑分析,精准锁定审计重点。二是在审计实施阶段,依托“数智”技术,创新审计程序与工具,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科技手段,对海量业务数据进行多维度穿透式分析,实现对复杂业务模式、资产组合风险及模型算法可靠性的深度洞察。三是在结果运用和后续跟踪阶段,重点揭示系统性风险和深层次问题,加强问题成因的研究分析,注重审计建议的前瞻性和建设性,推动被审计对象在缺陷修复、体系完善上实现成果转化。

(三)聚焦各类商业银行的主责主业,区分审计策略和重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在市场定位、资源禀赋和业务发展上存在差异,其内部审计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制定差异化的审计策略,明确各自的审计重点。例如,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结合其服务国家战略的职责定位,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重点业务方向的体系化建设与模式创新的引领能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审计重心应放在其依托市场化机制深耕细分领域,在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等特定领域形成特色化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商业模式的能力;农商银行、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则重点聚焦其在践行普惠金融中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在支农支小过程中防控风险的能力。

(四)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和转化,推动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商业银行要建立良好的审计成果运用和跟踪整改机制,审计建议结合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重点业务方向的战略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不仅揭示问题、剖析根源,更要提出治本性建议,实现内部审计在提升政策执行契合度和完善战略顶层设计等方面的价值体现,从而有效引起董事会、高管层和各业务条线、部门的重视,推动审计结果在业务流程优化、机制健全和管理提升等方面的转化落地。同时,要及时总结提炼在金融“五篇大文章”内部审计中发现的共性风险和差异化特征,形成专门知识库,将其转化为全行共享的审计信息成果,使内部审计成为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增长引擎。

(五)加快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打造适配新使命的审计队伍。一方面,商业银行面对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专业化要求,打破传统审计人员单一的知识结构,建立专业知识背景、风险评估和数智化技术能力、跨学科审计实践相结合的培养路径;通过理论学习、专业培训、业务轮岗、项目实践、与高校合作等多种方式,提升内部审计人员在新兴领域的认知水平和实战能力。另一方面,推动审计垂直化改革,在商业银行总行审计部门下设侧重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重点业务方向的专业团队,持续锻造内部审计人员在专业审计领域的胜任力,通过术业有专攻为高质量开展内部审计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昆山鹿城村镇银行)

上一条:农商银行抵债资产处置实例解析 ——以南华农商银行为例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