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企业的创业风险来自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创业者探索实践的“不完备性”。从外部环境来看,风险来自于宏观经济、政策、竞争与资源短缺等方面,从内部行为来看,风险来源于财务、技术、营销、生产等环节。新创企业要善于运用精益创业方法,建立“开发—测量—认知”反馈循环,加强融资融智管理,缩短风险缺口,降低不确定性,提高创业活动的成功率。
新创企业的风险缺口
核心资源的支持缺口。一是资金资源的融资缺口。新创企业创业初期,难以获得投资机构的直接融资,向银行融资是其主渠道。二是技术资源的信任缺口。创业活动中,核心竞争力往往来自于专利、专有技术等的开发与应用。创业失败,技术团队将承担学术上、声誉上的影响。
客户概况的认知缺口。客户概况探索包括客户工作、客户痛点和客户收益。比如,对客户工作理解比较肤浅,停留在概念层面;对客户痛点、收益探索不够清晰、具体。
价值主张的设计缺口。价值主张设计包含产品服务、痛点缓释方案和收益创造方案。
商业模式的竞争缺口。创业者往往基于客户概况探索,设计价值主张,寻求产品与市场契合。创业者往往忽视了市场竞争环境对于商业模式的影响。
市场环境的认知缺口。一是市场类型认知不清。由于不同市场类型决定了顾客需求特征、产品性能和市场行为,新创企业错误判断市场类型带来运营的失败。二是增长引擎选择不当。新创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并专注一种增长引擎。如果同时建立三种引擎系统,往往带来管理的混乱。
项目运营的管理缺口。一是创业团队的协作缺口。创业团队磨合障碍,难以形成合力。二是基础管理薄弱。特别是技术见长的创业者,不一定具备新创企业管理运营的能力和经验。
新创企业的风险缺口管理方法
调查阶段的风险缺口管理。创业者在调查阶段,主要面对客户概况、价值主张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探索风险。新创企业如果不能深入了解客户情况,就无法设计好的价值主张。要从客户视角,准确分析客户试图完成的工作和想要的结果或效益。新创企业既要努力寻找商业模式的契合,又要研究市场竞争的变化。一是逻辑上的契合。证明新创企业的价值主张能够解决客户痛点、创造收益。二是市场上的契合。证明新创企业的价值主张得到客户的认同。三是银行里的契合。证明商业模式可持续、可盈利。
执行阶段的风险缺口管理。1.市场环境的认知缺口。新创企业创业过程中,由于对市场环境关键属性认知不足,如市场容量、市场频次等,会直接带来创业失败的风险。
(1)风险认知。市场风险体现在市场容量不足,市场战略不当,市场频次过低,客户对于产品服务的频次过低,影响市场推广。
(2)风险评估。新创企业不是成熟企业的缩小版,要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营销模式,特别是需要防止“虚荣指标”误导。新创企业需要确认并选择恰当的增长引擎,如果盲目依赖“广告轰炸”,仅能获得短期效果。
(3)风险应对。一是精益探索。新创企业要遵循精益创业思想,“小步快跑”多维度进行市场假设检验。二是市场监测。定期重复市场分析,保持对关键市场信息的敏感度;并结合市场变化,实时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三是善借外力。借助行业强势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创业资金的融资缺口。新创企业往往热衷于项目开发,资金链过于紧张,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会危及整个企业。
(1)风险认知。由于资金供求情况、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给新创企业筹资带来不确定性。
(2)风险评估。新创企业现金流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流不足。二是投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不足。三是融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不足。如,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计划没有远见。四是管理活动带来的现金流不足。如,内控体系不健全,盲目投资。
(3)风险应对。一是步步为营。追求节约,控制资金需求总量;通过逐步投入,延迟使用资金资源。二是筹资管理。要控制合理的负债率,初创期向银行融资是主渠道。三是现金流管理。开源节流,拓展业务规模;变短期激励为长期激励,减少短期现金流压力。
3.技术资源的应用缺口。技术优势往往是新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创业活动中,其技术需要附着在产品服务上,最终得到目标客户的认可,才能产生价值;因此,新创企业在创业活动中存在技术资源的应用缺口。
(1)风险认知。一是新创企业的技术本身是否具备比较优势。二是技术优势能否带来产品服务的竞争力。三是产品服务优势是否能够带来顾客价值。
(2)风险评估。一是技术障碍。创新技术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过程,经历小试、中试、小批量、大批量等环节,如果存在技术障碍将导致失败。二是技术革新。技术前景、技术寿命存在不确定性。三是市场效果。如果一项技术创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难以获得消费者认同。
(3)风险应对。一是把握技术趋势。实时追踪技术发展状况,判断未来趋势,监测竞争对手研发和商品化进展,关注市场对相关技术的反应。二是重视知识管理。主动运用专利申请、技术标准申请等,实行保护性措施。三是加强战略合作。利用“众包模式”,降低研发成本,并在合适时机,选择战略合作伙伴,分担风险。
4.创业团队的协作缺口。新创企业需要在创业团队的高度协作下,共同推进事业的创建活动,而团队成员的协作程度,影响着创业活动的成败。
(1)风险认知。创业过程中,因创始人或创业团队的素质、能力、观念、理念等方面不足而带来的风险。
(2)风险评估。创业团队没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难以形成和谐的团队关系,或者团队角色配置不合理。
(3)风险应对。构建互补性创业团队,比如由技术专家、管理专家、财务专家和营销专家进行有机组合,形成整体优势。一是协作测试。评估团队成员协作能力。二是合理安排股权结构。既要防止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权力分散。三是动态发展。从动态发展视角,正确处理创业团队变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客户需求日趋多元化,新创企业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创业者需要将信念飞跃转化成一系列假设,尽快建立“开发—测量—认知”反馈循环,快速迭代,降低不确定性,从而降低创业风险。
(作者系浙江省台州市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