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4/3/pc202403269bad03e4e430476cb9dd767b7479f660.jpg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4-03/26/030228.html

金融促进农村消费升级的对策

2024/3/26 作者 李学孟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作为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在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金融促进农村地区消费增长需要从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促进消费升级等方面下功夫,细分客户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通过差异化的信贷产品支持居民消费回暖,有效带动消费需求扩张。本文以我国北部地区某县域农商银行为例,就金融促进农村地区消费提质升级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了有借鉴性的建议。

金融支持消费升级

(一)推出多样化信贷产品。农商银行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群,提供多样化的信贷产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对于消费者的触达率。如,针对辖内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职工提供用于消费的信用贷款,针对家具家电、装修、旅游、养老等多种生活场景推出嵌入化的信贷产品,针对新婚群体、“银发一族”、学生、新市民等特定客群的热点需求打造个性化的消费金融产品;同时,基于“双基”共建、社保卡发卡、涉农补贴发放等基础数据,推出线上信贷产品,充分发挥“申贷灵活、使用方便、平台广泛”的优势,积极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服务,促进农村消费提升。

(二)持续跟踪对接需求。对消费市场和消费者行为进行持续跟踪,对信贷产品实时进行动态化调整,运用金融科技促进消费金融业务逐渐转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业务范围从满足群众耐用消费品逐步转变为覆盖“衣、食、住、行、学、健、医、娱”等的金融消费需求,增加适应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需要的产品供给,支持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新经济发展,持续优化消费金融发展计划,从而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信息,提振市场消费潜力。

(三)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探索构建以“金融服务专员”、乡村振兴服务综合体为点,“基层党建联盟”为线,新“双基”共建工程为面的农村金融体系,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步路”,推进联络对接“零距离”,诉求需求“快反应”,推动实现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

金融助力农民增收

居民消费信心与就业、收入改善和储蓄息息相关,要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关键在于增加居民收入和支持县域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方面的优势潜力,为县域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条件。

(一)加大产业政策扶持。支持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以促进经济与文旅发展为抓手,以支持县域特色产业贷款为手段,从“促转型、强供应链、育龙头、推带头人”等方面着手,推动金融赋能当地特色产业,促进文化旅游和产业的深度融合;结合企业经营实际和生产规模,根据“一户一策”原则,制定专属信贷方案有效破解企业融资困难,助推企业转型发展。

(二)支持农民增产增收。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不断在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上下功夫,从农产品供给、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电商“三个方面”入手,围绕“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农产品的产供销,加强“三农”领域信贷支持力度,主动对接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精准对接信贷客户,量身定制信贷产品、精简业务办理流程、畅通贷款办理渠道等方式,切实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

(三)助力小微企业发展。通过减费让利,提振市场信心,对小微企业实行“畅通信贷‘绿色通道’、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主动为企业减费让利;对符合条件的商户收单手续费进行减免,综合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持续加大纾困帮扶力度。

金融优化消费环境

激发消费潜力,释放消费活力,既离不开金融政策扶持和金融产品支持,也离不开消费环境的改善,便捷的支付手段与和谐安全的消费金融环境至关重要。在“消费振兴”时代,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充分融入金融服务场景。

(一)加强消费场景建设。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智能化、便捷化的支付服务,加快金融支付场景建设;以“农信E购”收单业务为基础,加强与商户合作进行“场景商圈”建设,开展“数字钱包”推广;通过持续搭建支付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数字支付体验。

(二)探索线上化模式。依托“云闪付”APP,开展银行卡支付场景联合营销,对餐饮、旅游、商超购物等客户群体进行消费补贴;与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软件商合作,发放“首绑奖励金”,既能推动发卡量,又促进了消费,实现了共赢。同时,通过联合大型商超构建“异业联盟”,实现多方共促消费。

(三)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充分利用“金融夜校、金融大集”等渠道,积极做好金融政策宣传和消费者权益保障工作,普及防范电信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知识,提高农户防骗、识骗能力,培养农民金融素质,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增强消费能力。

上一条: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的路径
下一条:构建小微企业“数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