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退休已有四年多。回想起在农商银行(原农村信用社)工作的岁月,思绪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溅起的几朵工作中的精彩浪花,一直珍藏到今天,记忆犹新,仿佛发生于昨日。
1978年12月,刚参加工作的我,从县城分配到农村信用社基层营业网点。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直到退休,在农村信用社的“大熔炉”里锻炼成长,度过了40年的历程。
记得每年的春耕时节,是信贷员最忙碌的时候,我们要到农户家中,做贷款计划安排调查工作,核实每家农户的贷款需求,在表格上详细填写每家农户的基本情况、贷款项目,可贷金额等有关事项,农户签字即可。有时去农户家找不到人,就要去田间地头或是等到农户吃饭时,才能找到人。
贷款计划安排调查工作完成后,再按贷款项目汇总整理,如购化肥、农药、农具和耕牛等分别需要多少贷款,累计相加的贷款总额是多少,然后交给本单位负责人。
到了收回贷款旺季,农户自产的农副产品出售,都是现金交易,特别是当圩日的景象可谓壮观。农户手中拿着现金归还贷款,营业厅柜台外车水马龙;柜台窗口前的农户存款、还款叫喊声此起彼伏;信贷员在快速的打算盘收回贷款,开出贷款收回计数单;会计忙于开户填写活期储蓄存款折,以及填制定期储蓄存单;出纳尽快地手工点钞,收现金,每个人有条不紊办理手中的业务,忙得不亦乐乎……每年旺季收存、收贷的当圩日中午,均是单位食堂准备的面食,轮换用餐,各个岗位人员中午不休息,直到晚上七、八点钟,会计要与出纳核对现金库存,方可下班。
旺季收贷过后,要清理还没有归还贷款的农户,上门催收。记得有一年的10月至11月份,本地供销合作社组织人员去农户家中收购晒烟,我随同前往。供销合作社的人员负责收晒烟、付现金给出售晒烟的农户,我负责开出收回贷款计数单,收欠借款的农户贷款现金,回到营业网点,现金连同收回计数单数据交出纳清算,会计销账。
我做会计的时间较长。那个时候,各类账表的记载是手工操作,计算工具是算盘。柜面设置的是会计、出纳、信贷员岗位,大一点的营业网点,储蓄业务才会分专柜。
自从成立了省级农信联社后,辖内的各项工作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各项业务上了电脑,实行全省农村信用社网点联网,开通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也可以跨行在全国办理存、取款业务,逐渐走上了银行业务网络化时代。
一路走来,干过出纳、当过会计、做过信贷员,最后在押运员岗位退休。我为自己认真对待每个岗位,用心干好组织交办的每一份工作,感到心安慰藉。
一年又一年春夏秋冬的洗礼,镌刻的岁月皱纹渐渐改变了容颜,然而,我依然难以忘怀与农信结下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