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1/11/pc202111168610bc89947141c9a1f3545b7b35af39.jpg
数字普惠金融是互联网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形成的新业态,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广大农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1-11/16/015035.html

促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

2021/11/16 作者 郭鹏

数字普惠金融是互联网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形成的新业态,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进一步融入金融服务范围,提升金融体系服务农村市场能力。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供给,开展数字普惠金融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数字金融覆盖面有限 近几年,传统金融机构以手机银行APP为数字产品突破口向农村覆盖,由于受制于移动支付领域有效应用场景的缺乏,银行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创新滞后,银行标准规范不统一,客户体验差、黏性不够,导致第三方支付一直在移动支付市场占主导地位。但第三方支付收款方并不能时时到账,在存款、信用贷款、贷款偿还、转账等方面还无法替代银行,加上更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严重的老龄化对现金业务、政策性业务的依赖性需求反而增高。

农村信用体系现状制约 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镇)人民政府掌握着农村居民诸如土地承包和土地确权、新农合、社保、补贴等基础信息,散落在乡镇各所、各站、各办,金融机构提取农户基础信息较为困难,且提取方式的合规性与数据安全性亟待解决。同时,由于文化水平、信用意识等方面的原因,部分乡村居民对扶贫领域贷款的认识不足,错误地把贷款当成国家的补贴,还款意识差,农村企业及农民对征信信息的忽视,致使金融机构无法通过数字普惠金融加强风险管控。

农村数字化整体水平偏低 当前,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人数为2.22亿,仅占整体网民的26.7%,互联网普及率为38.4%。而非网民人口主要是以农村地区为主,占到60%以上。城乡之间在数字化的硬件基础上差异巨大,相对于城镇居民较高的互联网普及率,乡村居民的数字化知识和能力还较低,仍需不断引导和拓展。长期以来,乡村居民习惯“看得见、摸得着”的“面对面”交易,习惯使用现金,注重交易凭证,对使用移动终端数字化产品的信任感低。

金融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明显,致使农村居民对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持谨慎态度。从监管部门披露的案件来看,很多非法集资花样翻新,贴上了“区块链”“云计算”等标签,披上了金融科技的“外衣”,对普通人来说较难甄别;而农村居民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和认知不如城镇,更容易上当受骗。

促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 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积极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金融机构应精准分析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的现实需求,研发服务三农客户的专属产品、服务,特别是线上APP,要持续强化诸如线上开户、支付、理财、融资等产品的营销,将数字化、线上化的理念融入各个环节,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尤其是要鼓励和引导农商银行向数字零售银行转型,运用金融科技来控制成本、降低服务门槛、扩大客群范围,为新农民、农场主提供纯在线、无抵押、高可得、小额分散的普惠金融服务,满足农村创业者“短、小、频、急”的金融需求。

不断改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环境 希望地方政府通过优惠政策推动“数字下乡”,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完善的硬件条件,推动县域尤其是乡镇一级的高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银行机构可借力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协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相关部门应适当通过移动支付补贴、降低特定商户费率、减免手续费等方式对边远地区和弱势群体进行业务倾斜,扩大移动支付渗透面。

不断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通过持续推进信用村、信用户的建设,优化农村信用环境,积极推动三农数据有效归集和适度共享;由地方政府数据管理部门牵头,对农户基础信息进行整合与脱敏处理后,利用多元化信用信息收集渠道,不断完善主体信用画像,并将其纳入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政务信息与金融信息互联互通。金融机构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创新金融产品,降低信贷业务门槛,优化信贷业务流程,为信用村、信用户的群众提供纯信用的线上贷款支持,并且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

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知识宣传和培训 一是积极推动普惠金融政策落实,加强普惠金融政策和金融创新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二是依托场景开展有辐射性的宣传,可利用银行乡镇网点、支付服务点、农贸中心等支付场景较多的场所,开展培训和推广宣传。三是依托对象开展有趣味性的宣传,可通过宣传短片、趣味视频、场景介绍、有奖竞答、村民情景剧等形式形象生动地普及移动支付,解决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不高、文字资料难理解等难题。四是依托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加大对移动支付安全性、防范电信诈骗、农民金融消费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使用移动支付和相关金融产品的信心。

(作者系山西沁水农商银行董事长)

上一条:构建农商银行网点合规管理体系
下一条:农商银行如何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