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1/11/pc20211109fa0e54489ca649409b0e7c2becda3c00.jpg
目前,随着农商银行内部审计环境的深刻变化,对其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农商银行应响应信息化建设的号召,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1-11/09/014909.html

农商银行如何实现内部审计全覆盖

2021/11/9 作者 朱文娟 顾晨瑜

目前,随着农商银行内部审计环境的深刻变化,对其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农商银行应响应信息化建设的号召,运用三种审计模式进行差异化审计监督,通过制度、数据平台、工作思维等方面的强化,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目标。本文结合审计实践,就农商银行审计全覆盖的背景、必要性、具体模式、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思考,提出了农商银行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具体实现路径。

内部审计全覆盖的背景

目前,农商银行作为省农信联社下属的二级法人主体,正在以“科技强审”转型为契机,通过多种手段推进内部审计重要领域全覆盖,深入挖掘行内外数据,全面、动态地展示对银行业务发展、支行内控、员工履职等领域的审计成果。

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必要性

适应监管形势 从近年来银监部门要求银行开展内审项目的数量、涉及业务领域的广泛性、对行社及人员的处罚力度可以看出,审计监督形势愈发强调宏观审慎管理。因此,农商银行内部审计需加强重要风险领域的业务研究、数据分析、模型创建和深度运用,并形成闭环使审计作业模式和价值产出渠道得以改进。

防范业务风险 随着农商银行加大业务创新变革和数字化转型力度的加强,其业务的交易主体、流程环节增多,线上申请代替传统签约,风险集中表现出信用、操作、科技、声誉等交织综合化特征,致使防控压力增大。而传统的内审组织和管理方式是非连续性的,样本是风险抽样而非全量,审计业务对象是条块分割的,时间上滞后。目前,农商银行已有的信息库、指标体系、监测模型对传统业务具有较强的风险揭示作用,但对新兴以及传统业务升级的风险识别功能滞后。

适应审计要求 审计内容涵盖资产、负债、财会、中间业务、信息科技、反洗钱、消保、柜面等各业务领域,审计数据既有传统的表格清单、台账明细账,也有非结构化的影印文件、图片、音视频和外部信息资料,亟需新模式来处理海量、多元化和几何增长的信息资产。针对不同领域,需要农商银行采取不同的审计模式,有效采集和分析数据以提取价值信息。

内部审计全覆盖的具体模式

自动监测预警 适用于模型成熟、问题普遍性强的业务,注重在整体层面捕捉和锁定支行业务动向和经营风险,生成审计预警,利于第一时间自查整改。日常交易方面,采取嵌入式技术将高时效性要求的模型嵌入数据监测平台,如借名贷款、信贷资金流入房市股市、员工异常交易行为、柜面异常操作行为等,实现“T+1”日推送疑点数据。在支行运营方面,要构建多维度、宽层次的指标体系,监测产品业务的结构模式、规模效益、服务质量,评估管理履职成效和业务可持续性。同时,还要定期举行模型研讨会,农商银行的业务和技术人员要充分沟通,对新风险问题进行建模,对已有模型纠偏改进,确保风险持续追踪的能力。

远程专项分析 适用于数据积累丰富、共享机制健全的业务,如小额贷款管理、员工行为管理、数据质量等。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要对重大风险问题延伸检查内控缺陷及制度漏洞,然后将审计疑点汇集和整体分析结论加以结合,立体化揭示潜在风险,最后建立问题跟踪模型,将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农商银行监测预警系统,若相关部门在已生成预警提示情况下仍延迟或消极整改,对其审计绩效考核时要记录违规积分并处罚。

常规现场检查 适用于数据积累不足或依靠审计人员现场专业判断较多的场景,如重大政策执行、员工绩效、内部控制评价、经济责任等。农商银行审计人员要建立数据分析前置思维,积极开展非现场分析,把握总体风险状况,在有的放矢、精准靶向的抽样前提下,结合谈话、问卷等辅助形式,提高审计效率。

内部审计全覆盖的优化措施

完善制度,健全审计体系 一是梳理内审制度。明确制度体系内部逻辑和层级关系,避免内在逻辑混乱和制度条块分割、缺项、重复等问题。要新增监测预警专项制度,明确审计工作流程和要求,尤其是制度中的违禁项,以此为数据建模奠定基础。二是强化绩效考核。以“行内现有指标+审计关注指标”为抓手,面向机构、项目、人员三个维度,通过全行审计会议等机制,考核各支行、部室的绩效情况,奖优惩劣,促进审计考核落向实处。三是深化数据运用。要注重解决数据采集不充分、业务内在逻辑不熟悉、数据取证流程不明确等传统审计风险,全力提升数据运用质量。

统一标准,完善数据平台 一是数据获取。在内部数据整合上,农商银行是一个分工精细且存在省联社与法人行社两级数据体系的企业,各层级数据获取口径、标准体系、内在逻辑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构建统一数据分析平台,打破“数据集市”、风险预警、审计系统间的“孤岛”,保证数据一致性、准确性、全面性。二是在外部数据获取上,要通过金融机构、国家职能部门、企业客户信息平台等对接合作方式获取外部有效数据。

模型搭建:目前,大多数农商银行审计模型是通过以往项目经验具象而来,存在风险场景固化、与一线业务间信息不对称等缺陷。因此,农商银行在内审查证时,要立足全局领域,避免就疑点核疑点,从账户、客户、岗位、机构等角度延伸挖掘,用“多维展现”替代“孤立结论”。同时,对于时效性要求高的业务采用内嵌式模型,以确保第一时间跟踪到风险。

成果运用:通过监测预警模块以报告模板的形式实现自动生成与推送;通过批量查询模块即时调阅项目底稿和事实确认书等资料,实时跟进审计进度。农商银行要将审计人员从单一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担任审计咨询专家的角色。

持续学习,转变工作思维 一是把常用的审计问题“标签化”,对照制度条例进行业务分类整理,实现快速定性。二是参阅权威期刊获取各行业最新审计成果,并将其运用于工作中。三是参加数据模型探讨会,不断思考模型的创新及优化。四是找准外部审计的切入点,开拓思路取长补短。五是参与系统内同业的模型交流工作,沟通共享审计模型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吴兴农商银行)

上一条:浅谈内控合规管理
下一条:农商银行关联交易管理要过好“三关”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