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发展的需要,国家将内部审计“监督和评价”职能改为“确认和咨询”职能,拓展了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突出了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笔者认为,农商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要履行好上述职责,应加快转型升级,建立以服务为导向、以风险为核心、以控制为主线、以增值为主旨的现代内部审计新模式。
加强工作认知,明确内审职能定位 一是更新理念,提升目标。农商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要更多地承担起为其战略决策、内部管理提供支撑的服务职能,内部审计的角色也要由原先的“警察”角色,向更高层次的“参谋”“耳目”“助手”角色方向发展。在合规审计的基础上,注重识别和挖掘潜在的风险,提出前瞻性的管理建议,促进农商银行改善管理。二是拓展内部审计的职责范围。农商银行审计人员要本着“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原则开展审计工作,把为被审单位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审计全过程,实行边审计、边帮教、边落实,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帮助其分析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整改。
突出风险把控,提高内审服务能力 一是农商银行内审部门要围绕新发展理念,注重从政策导向和战略部署中提炼审计重点。在审计项目的选择上,突出抓好大额信贷、新增不良、资金运营、信息科技等关键业务领域的审计力度,通过审计检查发现问题风险程度,分析评估机构层面、业务品种风险管理状况和风险集中度,落实全面的风险评估,确保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力求从源头上加强风险管理,实现审计监督、评价、服务职能落地。二是主动契合管理层、业务条线对风险监测的多样化需求。在内审人员对疑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定期开展专题式审计排查,如围绕农商银行特别关注的员工账户异常交易、按揭贷款风险、贷款客户资金往来等潜在风险较深的业务领域进行专项监测,通过核查业务系统数据,从而佐证分析结论,把局部现象和问题放在全局的高度去分析,出具专题分析报告与专项整改方案,达到揭示风险、督促整改的目的。
创新组织方式,实施非现场审计 一是派专人负责非现场审计工作并明确其岗位职责。要以农商银行审计系统为依托,从风险管理和银监EAST风险预警模型的高度和广度出发,负责模型构建、共性和个性模型同步跑批,对跑批结果要复核,并定期将风险监测疑点数据分发相关部室、支行,有效实现风险监测疑点和现场检查问题交叉引用和关注,促进审计和监测质量的双向提升。二是加强审计专业化建设和团队协同。非现场审计的首要功能是发现风险线索,而发现线索后核清问题是审计工作的重点,因此,农商银行要通过建立规范化的非现场审计线索核查程序和审计团队采用“使用-反馈-总结-改进”的闭环机制,推动非现场审计方法的探索和创新,提升非现场审计的应用效果。
拓宽审计成果使用渠道,提升共享广度 一是农商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要提高审计站位,多从风险和管理的角度查找问题。农商银行内审部门在揭示风险的同时,要加大对其组织治理、内部环境、沟通效率和业务绩效的关注力度。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其内审部门从健全制度、完善流程、提高管理机能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积极寻求从源头上和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从决策者的层面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农商银行管理层加强和优化管理控制,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决策依据和对策。二是建立审计成果信息库。将审计成果、审计问题分析结果、整改信息通过审计简报形式在农商银行辖内各业务条线和被审计单位之间进行共享。审计部门通过每季审计例会对问题分布、问题趋势、问题原因、问题整改情况、问题影响力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通过定期发送风险提示书、疑点查询书等方式向相关业务条线提示风险、查证疑点,增强内审的时效性和穿透力,畅通审计成果转化利用渠道,将农商银行审计监督和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其内部审计的价值创造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