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0/9/pc20200901b0c24b0fc583490c8489b8292cf2e867.jpg
上世纪的90年代末,随着大学的逐步扩招,入学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这也就意味着更多人找工作越来越难。特别是对那些只拥有大专学历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0-09/01/009226.html

文荟小品

难忘的就业考察之旅

2020/9/1 作者 袁国华

上世纪的90年代末,随着大学的逐步扩招,入学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这也就意味着更多人找工作越来越难。特别是对那些只拥有大专学历的大学生而言,就业更是难上加难,甚至陷入尴尬无助之境。

1998年的冬季,在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就读的我,与许多学子一样,开始了紧张兮兮的毕业历程。毕业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赶紧找到工作,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被家庭和熟人们给予了很高期望,特别期待着我们毕业之前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以此带动或改善他们的处境。

那年的冬季,我还尝试着走街穿巷推销自己,甚至跑到了武汉的社区医院去寻觅机会。可惜那时候的我,既不会推销自己,也没有足够的自信力(文凭方面大专学历处处受掣肘),显然是没有办法在武汉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

恰在迷茫无措之际,武汉科技大学校本部的就业招聘会也按时举办了。在那次招聘会上,来了几位特殊客人,他们是专程从南京六合冶山铁矿过来招聘人才的,后来才知道是我们的一位校友(冶山铁矿医院院长)想到了母校,想做贡献来母校挖几个人才过去。学校就业科的领导和负责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孔波老师立刻想到了我,给正在一冶医院实习的我打电话,让我过来与他们聊聊,看看是否可以考虑去南京冶山铁矿工作。一听到有招人的消息,而且地点还是在南京,我跨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兴冲冲赶到到徐家棚校区。

在校领导办公室里,见到了这几位远赴武汉来招聘人才的领导。当时,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的那位校友院长—成耀冲,他看上去有50岁的模样,胖胖的身材,戴着一副厚层的大宽边眼睛,夹着一黑色流行公文包,大口大口抽着香烟。孔老师首先向几位领导介绍了我的情况,同时也告诉我,这位带着厚宽眼睛的领导就是我们医学院的87毕业的校友,在南京六合冶山工作了十余年,现在已经是南京冶山铁矿医院的院长了,此次专程回母校招聘人才。

“天啦!我们专科生居然还是人才,还有单位可以去。”一下子我的心情如同拨云见雾那样,立即开心了起来,马上与成院长唠嗑起来。成院长告知我:“冶山铁矿是国内知名的矿山,目前效益不错,里里外外可以拿到500多元。我计划在母校招2个临床医学毕业的学生,医院外科、内科都缺人,你们去了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以后进修培养都会考虑你们的”孔老师当场告知院长:“我们这位学生,是学生会的骨干,性格外向,肯于吃苦,适合干外科。另外我们还有成绩突出两位学生,可否一并考虑。”成院长与同行的负责人段瑞虎部长商量后,当场拍板表态,来一次武汉也不容易,可以一次性招聘三个人。成院长还表示,医院是矿山领导高度重视的一个部门,希望我们去冶山铁矿考察后,尽快正式确定下来。

时间特别紧迫,会谈结束后,我立即与本班同室室友吴方来取得联系,商定在没有好的就业方向的情况下,暂时确定这份意向性合同。

后来,我班种子选手,成绩特别棒的小女生郭爱平也加入了签约行列。第二天,在成院长一行离开武汉之前,我们签订了意向性合约。虽意向性合约有了,但对自己将要走上工作岗位的冶山铁矿医院一无所知,一想到要去一个陌生的且离家千里迢迢的地方工作,心里满是惶恐与不安。在成院长一行离开武汉后的两个星期,正值年终岁末,我决定独自一人前往南京六合冶山铁矿考察,看看自己将要上岗的单位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主意打定,收拾收拾简单行李,买了几桶方便面,独自一人前往武汉港坐轮船去南京下关。

在经历近四十多个小时的颠簸后,于第三日凌晨抵达了南京下关港。问问身边同行人路该怎么走,听了我是武汉来的学生,坐船来南京六合冶山找工作的,他们特别同情我,告诉我:还远着呢,先要到六合县,再由六合坐车到冶山铁矿,估计你到那里,即便是白天,也需要3个小时……

从来没有到过南京的,闻听此讯,一时不由得紧张起来。特别是腊月已至的南京下关,冷飕飕无比,路边广告牌在阴冷的路灯照射下都显得是那么没有活力,让我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好在运气还佳,一路同行下船的一位南京人,看到我极为焦虑不安的脸色,连连安慰我,同时表态会把我送上去六合的车。在他的热心帮促下,七弯八拐后,终于找到了一辆停在路边马上要开往六合县城的中巴汽车,登车之前,我再三感谢了那位不知姓名的南京人。

摇摇晃晃,车子在一个十字路口停了下来,司机告知我终点站到了,该我下车了。

疲劳至极的我,从车上走下之后,四处观望,想一眼探尽眼前的这个小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似乎是我家乡小镇的复制标本一模一样。以我下车的转盘路口为坐标,一条长约3公里的水泥路横穿小镇,后来才知这条主干道延续的前方就是安徽省天长市,路的两边满是法国梧桐。沿路前行,走过一道约100米坑坑洼洼的水泥下坡路,就到了冶山铁矿医院。

冶山铁矿医院并不像大城市里的医院那样气派,两扇四米多高的铁门挂在两个水泥柱子上,向内呈八字展开,冶山铁矿医院几个闪亮镀金大字的招牌挂在左边的水泥柱子上,招牌不显眼处有南京市一级甲等医院几个字,显示该院还是一家综合实力马马虎虎的医院。

走入院内,迎面而来的是一座两层精致小楼,楼顶立有门诊楼三个字。也许是我来得特早的缘故,早晨的冶山铁矿医院宁静无比,以至于我快步爬到二楼,找到外科病房时,看到只有一位三十多岁的护士在忙忙碌碌。刚开始,她还以为我是病人家属,在我告知她我是成院长母校的校友时,她立即恍然大悟,一边握住我的手,表示欢迎,一边告诉我院长早已告诉她们医院即将引进三位人才。寒暄几句后,得知我还没有吃早餐时,她立即要食堂的阿叔端来两碗面条。

这位叫陈爱玲的大姐在我吃完早餐后,马上又联系上成院长,告知他引进的人才已经抵达冶山铁矿医了。成院长非常惊讶,没有想到两个星期后,我居然只身一人,前往冶山铁矿医院实地考察了。他急匆匆赶到医院,通知我去院长室与他见面。成院长办公室就在住院部的一楼,非常简陋,除了一个办公桌外,就是两张招待客人的椅子外加一个茶几,他给我倒了一杯茶,让我坐下来细聊。

成院长告诉我,你来这里正遇上了好时光,比他当年来的时候好多了,矿石涨价,员工待遇可以拿到500余元了,年底或多或少还有点奖金,你们单身汉过来矿里会想办法解决住房,同时每年有一次探亲假……当时的我,因为经历过大城市找工作的困惑与挫折,觉得有一个能够让我能够安身立命之地,也是够幸运的了,当即向院长表态,愿意来冶山铁矿医院发展,回武汉后做通两位同学思想工作,一道来此服务。

一个多小时的交流,我就在冶山铁矿医院签署了正式的就业协议,暂时成为了一名冶矿人,并约定来年的7月毕业后,即奔赴冶山铁矿医院工作。

当天上午,我辞别成院长,立即踏上归程,沿原路返回南京。吃饱喝足,似有了千斤之力,一路驾车轻熟,心情也格外舒坦,在南京下关再次幸运买到一张19元别人拟退掉的散席船票,逆水而行返回武汉汉口,其苦累与来程颇为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作者系海南省农信联社党委宣传部部长)

上一条:“六尺巷”的妙用
下一条:吃水不忘挖井人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