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0/1/pc20200114540045f9278d45758c6c27dda544219b.png
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使社会不断进步,生活更为便利,与之相伴随的是诈骗方式、诈骗手段的不断翻新,电信诈骗作为频发、高发的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0-01/14/006688.html

两起电信诈骗案件引发的思考

2020/1/14 作者 杨文慧

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使社会不断进步,生活更为便利,与之相伴随的是诈骗方式、诈骗手段的不断翻新,电信诈骗作为频发、高发的一种诈骗方式,以其隐蔽性强、欺骗性强、危害性强,尤为引人关注。

近期,笔者在工作中接触到来自辖内营业网点两起电信诈骗案件,其中利用微信转账一起,利用短信链接一起,被农商银行员工发现后成功堵截,避免了客户经济损失近万余元,有效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案例一:2019年11月27日下午,一位老年客户来到兰考农商银行北郊分理处办理转账业务。当时老人接到电话对方声称患重病急需用钱,并且笃信佛教,帮他等于行善积德。且给了老人一个微信号让其通过微信转账。因不懂微信使用方法,老人身揣仅有的500元现金来咨询办理以求行善积德。经分理处负责人仔细询问老人转账原因及是否认识收款人等信息,凭其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经验判断,这是一起网络诈骗,并明确告诉了老人,避免了其经济损失。

案例二:2019年12月23日下午,一位女士神情紧张地来到兰考农商银行仪封支行的营业大厅,声称接到来自武汉市公安局的电话,通知其涉及犯罪,让她点击一个短信链接。该支行员工察觉异常后,第一时间报告会计主管。会计主管立刻组织人员向客户耐心询问,劝说客户配合工作人员验证是否为电话诈骗。经现场验证操作,证实该事件为一起典型的电话诈骗事件,一场骗局就此终结。

以上诈骗案例,给消费者带来了经济或精神上的损失,也给农商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笔者认为农商银行亟需规范操作流程、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员工培训。

(一)规范操作流程,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一是农商银行员工要以身作则,坚持实名制开立账户,加大对ATM等自助机具巡查力度,有效遏制电信诈骗发生。二是严密业务流程,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业务,严格遵从业务操作流程;通过细化柜面流程规范与执行,确保客户资金安全。三是对新开通网银、手机银行业务的客户,经办柜员对客户提供的存单、重要单证进行认真审核,核实绑定的手机号码是否为客户本人所有,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同时加强机制建设和安保管理,着力做好应急处理机制。四是高度重视值班值守工作,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带班制度,网点负责人与主管会计切实承担责任,带领本单位员工,严格执行带班值班制度,切实做好当日安保工作。

(二)丰富宣传手段,提高客户防范电信诈骗意识。一是仔细梳理近年来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可以发现,诈骗案中冒充公检法要求汇款、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谎报家属出事急需治疗费用等占了大多数。二是把好预防关就能堵截大部分电信诈骗,挽回大部分损失,而预防工作最有效方式就是在宣传上多下功夫,加强金融知识和犯罪分子作案手段的普及,提高客户防范意识。三是借助营业网点LED、宣传折页、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一方面宣传电信诈骗对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害,提高人们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从新型电信诈骗手段等方面向当地群众进行详细说明,着力增强公众的辨别、预防诈骗的能力。四是通过“金融知识下乡”“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服务月及防范电信诈骗专场宣传活动,采取群众和客户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防范工作宣传教育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企业。同时,争取与当地公安机关合作,全面宣传用卡安全和个人信息防盗知识,让群众认清电信诈骗本质。

(三)强化培训教育,增强员工识别电信诈骗能力。利用例会、晨会,组织员工了解国内发生的电信犯罪典型手段和形式,通过组织专题培训,转发热点案件、下发内部管理提示等方式,加强员工对电信诈骗的认知、预判和堵截,丰富员工的银行卡知识,提升其业务技能和鉴别电信诈骗的能力,形成防范电信诈骗的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河南兰考农商银行)

上一条:如何提升农商银行服务水平
下一条:以金融科技赋能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