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19/3/pc201903260394e9c8c6d74b32917171cd835972af.jpg
当前,受监管之压、经营之压等多种因素影响,农信社发展面临着风险集聚、矛盾陡增、转型阵痛等一系列问题。面对险象丛生的发展环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19-03/26/003189.html

回归本源推动农信社转型发展

2019/3/26 作者 王宝仓

当前,受监管之压、经营之压等多种因素影响,农信社发展面临着风险集聚、矛盾陡增、转型阵痛等一系列问题。面对险象丛生的发展环境,山西省晋中农信社以建设“六大银行”为目标,归本源、抓主业、调结构、控风险,全力开创守正强基、提质转型的全新格局。

“引领+融合”发挥党建把方向的作用

(一)融入基础工作。以“三基建设”为抓手,抓基层、打基础、强素质,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基础管理水平和员工基本素质,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层组织建设上聚焦提升组织力、增强政治功能,把抓重大任务落实作为衡量基层组织强不强的试金石。基础工作加强应重点瞄准标准不规范、台账不准确、制度有欠缺等问题,盯紧薄弱环节,提升基础工作水平。基本能力提升上,着力提升干部职工履职能力、专业技能,形成做好工作、完成使命的基础支撑。

(二)融入业务发展。要做到党建引领发展,把党建融入发展,用党建推动发展,靠发展检验党建,关键要做到“岗位和职位融合、导向和结果融合、部署和考核融合”三个融合。岗位与职位融合就是强化干部“一岗双责”,坚持管业务必须管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管风险防范和案件防控,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导向与结果融合就是在树立抓党建、促发展的导向基础上,要将乐于抓党建、善于促发展且干事创业、干净担当的干部尽快使用起来,形成导向和结果融合的良性互动。部署与考核融合就是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相互交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互为补充。

(三)融入法人治理。完成“党建入章”工作后,重在进一步细化治理主体权责,理顺沟通衔接流程,把党建工作融入公司治理落到实处,将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职能与董事会“定战略、决大事、控风险”职能有机结合。

“善后+前置”强化案防避暗礁的职能

(一)妥善做好暴露风险的善后工作。在案件风险处置上,重点做好“四个关注”,即:关注外界过度解读,正面发声,还原事实;关注整体形象受损,弘扬正气,强化宣传;关注员工情绪变化,提振信心,积极作为;关注后续事态发展,主动沟通,积极处置。在舆情风险处置上,坚持“三个及时”,即做好预判,及时发现舆情;迅速反应,及时上报舆情;多方联动,及时处置舆情。在资金风险处置上,重点做好“四个坚持”,即坚持合规处置,不以风险化解风险;坚持突出重点,盯紧重点客户、重点风险;坚持稳步压缩,资金回归本源,倾斜主业;坚持行社主导,防止风险交叉,相互感染。

(二)积极做好隐性风险的排查处置。一是防范高管履职风险。要防范高管规矩意识、敬畏意识缺失,坚决杜绝眼无组织、心无制度、超越底线、触碰红线。二是防范不良资产风险。盯紧当前隐性不良突出问题,认识到不良不仅破坏造血功能,还消耗资本、吞噬利润、抑制发展、影响评级。三是防范集中度风险。行业集中度上重点关注煤焦行业产业链及房地产等行业贷款;客户集中度上重点关注关联客户、关联企业,过度授信、多头授信、隐性集中度等问题;资金集中度上重点关注非标资产余额大、占比高、融资主体相对集中问题。四是防范流动性风险。随着同业严监管、MPA考核不断加强,同业融资进一步压缩,资产负债错配严重的行社流动性风险渐增,同业负债余额大、占比高、且到期时间较为集中,到期延续存在一定压力,易形成流动性风险。五是防范突发性事件风险。部分行社创收能力低下,股东分红问题可能造成信任缺失,集聚矛盾;部分行社监管评级下调、处罚及数据信息公布,可能引发舆情风险及群体挤兑事件。因此要提升发现风险的敏锐意识、处理风险的担当意识,及时发现,有效化解,防患未然。

“守正+强基”明确业务回归本源

(一)坚守本土定位,回归本源。提出坚守本土的定位,主要源于4方面原因:一是职责宗旨所在。农信社源自农村、始于农民、兴于农业,与“三农”同根同源,服务“三农”是宗旨所在。随着银行化改革推进,部分行社规模冲动型发展的导向,导致在客户营销上脱离本土、资金运用上脱实向虚,同时因能力与新兴业务不匹配,导致决策风险、交易风险、管理风险等风险逐步显现,如果脱离了服务“三农”,农信社就是无水之鱼。二是农村大有所为。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三是方针政策所向。中央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监管层也对农村金融机构在区域分支机构设立、表外理财上继续强化监管,指出在区域经营上,以本地为主,贷款不出县,资金不出省。四是巩固阵地所需。如今部分行社基础业务、基础客户、基础阵地遗失现象严重,巩固阵地比拓展阵地更重要。所以农信社应以大局为重,围绕实体经济的新变化、新需求,宗旨不变,方向不偏,深耕“三农”、细作小微、精准扶贫、倾力重点、回归本源、聚集主业。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优化结构。一是找准负债结构调整的切入点。针对保证金存款、理财性存款占比高等问题,坚持因地制宜,个性问题重点处理,共性问题抱团处理。要由“增量”向“扩面”转变。坚持总量提升和客户扩面双线推进,推动营销从抓资金向抓账户转变;抓好对公存款、财政性存款和结算性存款等低成本存款的账户营销;积极推动基本户、代发工资户和公司网银捆绑联动营销。要由“控险”向“提质”转变。加快存款结构调整,科学规划存款结构占比,按照科学合理、风险可控、逐步压降的原则,降低单一负债品种依存度。要由“吸储”向“引流”转变。改变互联网APP“不会用、用不上”的认识。结合业务短板、营销实际、挖掘客户群体手机银行利用价值,通过线上引流、机具布点、线下服务,加快获客模式、服务体验升级,着力改变成本高、流程繁的问题,争取更多客户沉淀银行卡、留存APP。二是找准资产质量提升的着力点。在信贷业务上,按照省级联社“打造专业化团队,建立专业化流程,开发专业化产品,健全专业化机制,建设专业化系统”的规划,坚持“控、攻、退”3字方针“。控”,即对1000万元以上大额贷款,县级行社规范信息采集、强化贷后管理,超权限大额贷款交由办事处风险评估,办事处厘清职责边界,明确管理权限,做到管严、管细、管实、管好“;攻”,即将信贷资源重点投向“三农”、小微企业、民营经济、现代服务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让信贷资金更多惠及广大农户和小微企业客户“;退”,即实施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有效化解政策因素带来的贷款损失、债务悬空,投向上搭配好“传统和新兴”,配比好“表内和表外”,突出抓小抓散,保证符合宏观政策、匹配新兴产业、共振地方规划。在资金业务上,按照省级联社“控规模、稳杠杆、纠违规、防风险”的总体要求,做好3个“转变”,即由“负债定资产”向“资产定负债”转变,由“同业负债+非标投资”向“存贷款高增长”转变,由“保本理财产品独大”向“净值型理财产品”转变。三是找准收入结构优化的落脚点。要解决贷款收息能力不高、存款付息成本过高、同业成本持续抬高的问题。从资产盈利能力和负债付息成本两方面统筹协调进行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调整,制定非生息资产的清理计划;在整体提升生息资产收益和降低负债成本基础上,综合考虑稳健经营、流动性风险以及利润提升因素,对资产负债进行合理配比;真实穿透每一笔资金的获利情况,对成本收益倒挂的资金,制定优化纠正措施。

(作者系山西省农信联社晋中办事处党组书记)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农商银行信贷风险防控对策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