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5/11/pc20251125a3f2d83ec29a4972bc6eac437e006a24.jpg
初冬的津沽大地,粮入仓廪,果蔬盈筐。连片高标准农田褪去金黄,冬小麦已悄然扎根;精品民宿中传来孩童与大人的阵阵欢笑声;农业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5-11/25/040739.html

金融“活水”润津沽 ——天津农商银行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5/11/25 作者 本报采访组 伍洪 李吉森

初冬的津沽大地,粮入仓廪,果蔬盈筐。连片高标准农田褪去金黄,冬小麦已悄然扎根;精品民宿中传来孩童与大人的阵阵欢笑声;农业大棚里一串串饱满紫红的葡萄垂在枝头,应季果蔬鲜嫩饱满,勾勒出一幅丰收的图景。

在这片热土之上,天津农商银行的金融“活水”悄然流淌,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到“津农精品”品牌培育,从智慧农业示范到文旅产业升级,“金融血脉”贯通乡村发展全链条,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照进现实。截至10月末,天津农商银行本年度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68.70亿元,同比多投20.76亿元;各项涉农贷款余额339.84亿元,较年初增长38.45亿元。

提供精准支持

守护粮食安全

作为水稻主产地之一,近年来,天津市宝坻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依托五万亩“小站稻”绿色生产示范基地,大力推广“金稻919”“津原U99”“天隆优619”等优质水稻品种的种植工作,推动全区水稻产业提档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近期,家住宝坻区八门城镇张头窝村的徐岩,正在车间里忙着给今年新收获的稻谷脱壳、封装,一袋袋颗粒饱满的新米码放得整整齐齐。借助直播间线上销售、线下批发与商超渠道协同发力,从10月1日到立冬,他经营的家庭农场日均发货超2吨,销量十分喜人。徐岩的家庭农场种植规模达2000余亩,主打“长粒香”和“津原U99”两个品种,采用稻蟹协作模式培育的新米口感清甜、品质上乘,一经上市便供不应求。

回想起春耕时节,徐岩的家庭农场正面临资金缺口,由于临近缴纳土地流转承包费,加上当期粮食价格处于低位,农场产出的水稻及其他作物暂时未出售,备耕又需要及时采购农业生产资料,这让他一筹莫展。

正在徐岩为难之际,天津农商银行宝坻八门城镇支行客户经理刘振岭通过上门走访了解到他的资金需求情况后,迅速为其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快速投放了100万元信用贷款,及时为他经营的家庭农场解了燃眉之急。“没有天津农商银行的贷款,今年就没有这么好的收成!”徐岩说道。明年,他计划再承租600亩土地,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天津农商银行已明确将一如既往地为他提供金融支持,助力其发展蓝图落地。

天津辰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锦公司)是一家专注农产品流通的企业,通过大宗贸易保障国内粮食市场供应、守护粮食安全。2024年,该公司计划从东北收购一批水稻运往西南地区销售,却面临阶段性资金缺口。了解到这一需求后,天津农商银行北辰中心支行客户经理张超随辰锦公司总经理奔赴东北考察,一周内辗转数千公里,深入大庆、鸡西、五常、松原、密山等大米主产区的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走访并积极对接大型仓储资源,最终敲定收购规模,经初步核算,此次采购需要资金6000万元。

天津农商银行根据辰锦公司的销售、物流、仓储模式,为其创新设计出一款“反向保理”的金融产品,每批次采购为其提供1000万元贷款,既能解决辰锦公司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还解决了稻谷仓储安全的后顾之忧。“2024年我们第一年做业务,举步维艰,有了天津农商银行的支持,我们才得以迈出稳健的第一步,现在上下游的合作也稳固了。未来,我们会继续扩大采购规模。”辰锦公司总经理满怀信心地说道。

优化资源配置

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

作为天津市荣获“津门老字号”的金融机构,天津农商银行将服务乡村振兴提升至全行战略高度,通过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与机制保障,确保金融“活水”精准流向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

天津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加强顶层设计,行党委、经营班子深入学习党中央及天津市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此指导全行实践,相继出台《天津农商银行金融助推都市型乡村振兴行动方案(1.0-5.0)》和《天津农商银行“吉祥惠村”金融服务专项行动方案(1.0-4.0)》等一系列文件,形成了“全行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全行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制定《信贷政策指引》,明确信贷资源进一步向现代都市农业、乡村产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领域倾斜;实施差异化激励,持续优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今年以来,该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分别给予60和40基点的优惠,引导经营资源向“三农”领域聚集。

天津农商银行设立了乡村振兴牵头管理部门——普惠小微部/乡村振兴部。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天津,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不同客户主体有着差异化金融需求。在这一现状下,天津农商银行大力推动信贷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打造标准化与差异化相结合的信贷产品体系,围绕粮食安全、产业融合、乡村建设等关键环节,推出了“吉祥·农田建设贷”“大棚贷”“奶牛贷”等一系列专属信贷产品,有效满足了从生产、加工到产品流通各环节的资金需求。

天津市宝坻区东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深耕淡水鱼、泥鳅、白对虾养殖多年,技术积淀深厚。近年来,该合作社流转鱼塘2000余亩,创新推出“承包鱼塘+种苗支持+技术辅导+饲料直供”合作模式,成功带动数十户渔民投身水产养殖产业。天津农商银行通过“吉祥微易贷”为合作社提供持续的信贷赋能,助力其实现稳健发展,既推动了区域水产养殖产业提质增效,也让渔民的增收之路越走越宽。“有了天津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我们扩大养殖规模、深耕产业的底气更足了!”该合作社负责人朱培育感慨道。

据天津农商银行普惠小微部产品经理介绍,今年6月,该行举办首届普惠小微场景设计大赛,参赛方案聚焦三大方向:基于产业生态的供应链金融、依托核心平台的场景化获客、针对特定客群的精准化服务。依托此次大赛成果,该行创新推出“津农精品岳龙红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鉴证”等专属场景融资方案,通过精准赋能“岳龙红瑶”“小站稻”“蓟州菌菇”等区域特色农业品牌,进一步助力强农项目发展。截至9月末,该行累计支持“津农精品”企业35家,贷款余额14.86亿元;进一步优化“吉祥·好易贷-农家乐贷”产品,取消区域限制,年内投放贷款7600万元,余额7.38亿元。

发力“线上+线下”

提升政策触达率

天津农商银行积极拥抱数字化发展趋势,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延伸农村金融服务半径,形成以物理网点为依托、电子渠道和线上业务相融合的“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式金融服务体系,全面实现在业务模式、业务拓展和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的智慧型内生动力提升。

在线上,该行大力推动数字金融创新,强化“银农直连”系统服务。截至目前,该系统已覆盖全市2941个村,支持村集体资金高效透明管理。在线下,该行持续夯实基础服务渠道,科学规划网点布局,推进老年友好型网点建设;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站点布局,推动357家村镇两级示范点升级改造;扩展智能柜台业务功能,分流柜面压力。除此之外,该行还通过包括企业微信在内的相关平台加强线上营销与管理,本年度新增外部联系人近37万人,有效提升了客户触达率和服务效率。

因农而生,伴农而兴。展望未来,天津农商银行将全力打造都市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通过便捷的支付渠道、丰富的产品服务、顺畅的资金循环、良好的农村信用四种生态,助推天津都市型乡村全面振兴,为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图片新闻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