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四川三台农商银行为三台县盛丰美业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投放全省首笔林草碳普惠贷款50万元,助力全省首批林草碳普惠试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林草碳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路径,在我国沿海地区已形成成熟模式,但在中西部仍处于起步阶段。三台县盛丰美业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四川省三个试点中首个实现交易的企业,通过植树造林等人工干预措施,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将富余的碳排指标交易给需抵消排放的工业企业,形成“生态保护—碳汇增值—反哺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台农商银行通过人民银行“天府信用通”平台获取该企业融资需求后,第一时间组建专项小组深入调研。经了解,企业前期已通过环交所评估并完成50余万元碳汇交易,但因碳票已转让无法质押,无法在传统融资模式下获得融资。三台农商银行敏锐捕捉到该项目的发展潜力,迅速转向以未来碳汇收益为还款来源的信用保证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
面对碳汇资产难估值、难质押、难流转的痛点,三台农商银行突破传统信贷思维,结合绿色金融信贷政策指引,创新融资模式,以该企业已验证的碳汇交易能力为基础,将其预期碳汇收入纳入还款能力测算,破解无形资产评估难题;联合环交所监测林木生长数据、碳汇增量及交易流水,确保资金流向与生态效益挂钩;引入合作机构担保分担风险,同时要求企业将碳汇交易账户纳入银行监管,实现资金闭环管理。最终,三台农商银行成功向该企业授信300万元,此次发放的50万元主要用于扩大苗木培育、林场管护等,助力该企业通过“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将碳汇收益反哺乡村振兴,形成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格局。
林草碳普惠贷款的成功发放是三台农商银行践行绿色金融战略的缩影。近年来,该行着力构建专项体系,设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优先配置信贷资源,实施差异化审批流程;深化“政银企”协作,借助人行平台对接重点项目,联合林业部门开展碳汇能力建设培训;拓展服务场景,探索“碳账户+信贷”“生态补偿+金融”等创新产品,多维度支持污染治理项目、资源循环利用项目等多元生态项目,在破解生态价值实现融资难题的同时,着力探索金融赋能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