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5/9/pc202509307980377a5cb84c9abe7371488018564c.jpg
金秋时节,晋南大地的苹果园里硕果满枝,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日前,恰逢全国第八个丰收节,山西省吉县苹果“保险+期货”县域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5-09/30/040010.html

金融“活水”赋能果业振兴 ——山西省吉县苹果“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启动

2025/9/30 作者 于千

金秋时节,晋南大地的苹果园里硕果满枝,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日前,恰逢全国第八个丰收节,山西省吉县苹果“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启动会在临汾市财政局隆重举行。这一项目的落地,标志着金融工具与特色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在三晋大地迈出坚实一步,将为吉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乡村振兴插上“金融翅膀”。

财政引领:政策护航筑牢产业根基

作为农业大省,山西省始终将特色农产品风险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山西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2024年印发《关于开展苹果期货价格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探索农业保险由‘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构建市场化风险分散机制。”

指导意见中,省级财政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保费补贴支持,要求市县财政配套联动,形成“省级引导、市县跟进、市场运作”的资金保障模式。在吉县项目筹备过程中,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农村厅领导多次赴吉县调研,结合苹果产业规模、农户投保能力等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实施方案,确保财政资金和农业政策精准滴灌,让果农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财政支持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而是要通过市场化机制撬动更多金融资源,让农民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有底可托’。”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在启动仪式上表示。

方案落地:保险公司织密保障网络

参与项目的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以下简称:太平洋产险山西分公司),结合吉县苹果生长周期和市场规律,推出了针对性的保险方案。方案参考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苹果期货价格设定合理的“目标价格”,约定在苹果收获季的保险周期内,期货收盘价的平均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照差价进行赔付,项目覆盖从收获到销售的关键期。

“我们参考了近5年吉县苹果的平均售价和郑商所苹果期货价格的相关性,结合今年的生产成本,参考苹果期货合约价格,合理设定目标价格,保障周期3个月,覆盖收获和主要销售周期。”太平洋产险山西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兴明介绍,方案进一步优化设置了“触碰保障+超额补贴”两档,农户可根据种植规模和个人需求自主选择,项目保费由省市县财政、郑商所等共同支持80%,农户仅需承担20%,大大降低了果农的负担。为提升服务效率,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洋产险)还完善了线上投保平台“E农险”,果农通过手机就能完成信息填报、保费缴纳和理赔申请。“过去买保险要跑好几趟,现在在家点点手机就行,理赔进度还能实时看,太方便了。”吉县文成乡果农白保荣在培训现场体验后连连称赞。

专业实施:银河期货深耕服务一线

作为项目具体实施单位,银河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期货)联合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湖期货)、国贸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贸期货)凭借在期货领域风险管理的丰富经验,成为连接期货市场与田间地头的重要一环。自今年5月开始项目筹备,银河期货组建了由产业服务、“保险+期货”骨干组成的专项团队,多次深入吉县苹果主产乡镇开展调研,足迹遍布20余处果园。据悉,该项目是郑商所在山西省支持的唯一苹果“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预计将为吉县2.93万亩果园、2000多户农户的4.69万吨苹果提供3.85亿元的风险保障。

“我们的团队跟着果农看果园,和乡镇干部、合作社带头人座谈,就是要弄清楚果农最担心什么、最需要什么。”银河期货项目负责人介绍。针对吉县苹果“产量相对稳定、价格波动影响大”的特点,团队创新设计了“风险转移+触碰锁定”的运作模式——由保险公司开发苹果价格保险产品,农户投保后,保险公司通过期货公司买入相应的期货期权产品转移风险,其中加入合理的触碰锁定,最终形成“农户保障收益—保险稳健经营—期货管理风险”的闭环。为让农户了解、认可这一模式,银河期货和太平洋产险联合当地主管部门开展了多场次的业务培训,用“参加价格保险后,苹果跌了能赔多少”“每亩交115元保费,能保有什么样的保障成效”等直白案例,让“保险+期货”从专业金融术语变成果农能理解的“定心丸”。启动仪式当天,多名参保农户表示:“搞懂了原理,愿意尝试。”

果农心声:从“看天吃饭”到“心中有底”

在启动仪式现场,62岁的果农白保荣难掩激动:“种了一辈子苹果,最怕的就是丰收了却卖不上价。这几年我家种的15亩苹果,去年一斤才卖3.2元,除去成本,剩不下多少钱。现在有了这个保险,就算价格跌了也能有赔偿,明年我打算再扩种5亩!”

白保荣的心声道出了吉县果农的共同期盼。吉县作为“中国苹果之乡”,苹果种植面积达30万亩,年产量25万吨,产值超15亿元,是广大果农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受市场供需、运输成本等因素影响,苹果价格年波动率常达20%以上,“丰产不丰收”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痛点。“以前价格好就多赚点,价格差就少赚点,全看运气。现在有保险托底,我们敢投入了,今年我刚买了新的施肥设备,还参加了县里的优果培训。”车城乡段家堡村占鸿果业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师占鸿说,该合作社十多户农户已全部参保,大家计划统一参考保险方案中的保障周期,顺价销售,争取卖个好价钱。

郑商所要求:合规运作彰显示范价值

郑商所作为项目的重要支持方,对项目提出了“规范、透明、可持续”的要求。在前期沟通中,郑商所强调要“确保农户真实参保、数据真实可靠、风险真实对冲”,并要求建立定期报告机制,及时反馈项目进展和风险情况。

“‘保险+期货’的核心是通过期货市场分散风险,必须严格按照市场规则运作。”郑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郑商所将为项目提供价格数据支持和技术指导,同时推动项目经验的总结提炼,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吉县经验”。今年也是郑商所开展“保险+期货”第十年,十年来,支持开展项目250个,覆盖全国16个省级行政区域160个品种主产县域。临汾市吉县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这里不仅是山西省发展特优产业的南果基地,还是全国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基地。2024年郑商所在吉县首次实施苹果“保险+期货”项目,成效良好。希望2025年项目各方通力协作,为吉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智慧”和“期货力量”。

随着项目培训和启动会的结束,吉县苹果“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的保费收取也临近尾声。从财政政策的精准引导到保险公司的方案落地,从期货公司的专业服务到果农的积极参与,在多方合力下,这一金融创新正悄然改变着晋南果业的发展轨迹。正如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在启动会上所说:“当红彤彤的苹果遇上‘金融保护伞’,吉县果农的致富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乡村振兴的果实也必将更加饱满香甜。”

上一条:金融护胶稳民生 期货扬帆促振兴 ——中信期货赴金平县开展“保险+期货”专项培训
下一条:中粮期货开展公益活动 捐赠儿童图书 点亮成长之路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