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5/9/pc2025093048b1282e3601499e8f692eb0ccddaf7c.jpg
在数字经济的时代浪潮中,智能化、线上化和普惠化已成为银行业未来发展中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将依托于金融科技的智能网点建设与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5-09/30/039945.html

长丰农商银行科技赋能普惠金融 推进智能网点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2025/9/30 作者 张宇

在数字经济的时代浪潮中,智能化、线上化和普惠化已成为银行业未来发展中不可逆转的趋势。如何将依托于金融科技的智能网点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对于根植县域、服务“三农”的安徽长丰农商银行而言,这场智能化转型并非简单的“赶时髦”,而是一场关乎未来生存与发展、践行初心与使命的必要探索。

智能网点的“硬核”升级

自2021年9月1日第一台智能柜员机布放以来,长丰农商银行不仅只用半年时间实现全网点覆盖,更以此为契机正式拉开智能网点建设的序幕。

截至2025年6月底,长丰农商银行累计投入数百万元用于网点智能化改造,智能设备覆盖率达100%,全行32家支行累计布放智能柜台36台,自助存取款设备69台;全行上半年交易总笔数1586716笔,其中智能机具业务笔数761947笔,替代率超过48%,成功将客户平均等待时间缩短三倍,释放出的柜面人力充实到客户营销队伍与服务一线,实现了“机器换人”与“人力增效”的完美结合。

该行以智能柜台、ATM/CRS(存取款一体机)、自助回单机、厅堂PAD终端等为核心的智能服务不仅大幅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和客户满意度,而且将社保缴费、生活缴费、粮补查询、“皖事通”政务办理等功能融入其中,突出“金融+政务”“金融+生活”的便民服务属性。

重塑业务流程的“软性”革新

在长丰农商银行的智能化转型中,业务线上化和柜面无纸化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该行智能机具的高度应用解放了传统柜员的生产力,从而使柜员有精力进行客户关系维护和深度营销,也有机会走出柜面、走向厅堂;与大数据深度融合的厅堂营销PAD可以实时捕捉进门客户的业务需求和潜力,从而开展精准化、个性化的产品推介和关怀服务,助力柜员从“业务处理者”变为“关系经营者”。

该行客户经理利用各种系统深度整合的“金农e助手”走村访户,在田间地头、企业厂房即可完成从客户信息采集、征信授权、贷款申请录入、现场拍照取证、合同线上签约等一系列业务操作。

该行通过综合前端系统、柜面印章系统、柜面凭证管理平台、柜面电子验印系统等一众系统升级优化,将全行网点的柜面业务流程大幅精简,以影像上传代替纸质打印,由事后监督进行集中化、标准化处理。

在大数据助力下,该行各类数据和报表得以实时更新,助力决策层实时洞察经营状况,精准定位业务短板,快速调整营销策略。

普惠金融的“三农”底色

为服务庞大的老年客户群体,长丰农商银行在全行网点入口处设置平缓、有扶手的无障碍通道,设立老年人支付服务便捷窗口,大厅配备专人引导,厅堂设置爱心敬老专座,提供免费茶水、老花镜、放大镜,客户签名可切换指纹模式,适时提供上门服务等都是适老化改造必不可少的细节。

为积极发挥金融人才扎根基层村居社区的优势,近年来,长丰农商银行先后选派102名金融人才担任“乡村金融助理”,将乡镇金融顾问制度和整村授信相结合,创新“政银”合作新模式,将金融普惠化有效延伸。

从“智能网点”迈向“智慧银行”

长丰农商银行正全力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智能网点转型升级。此次建设的核心要义并非止步于智能设备的引入,更在于通过整合数字媒体与人机交互等前沿科技,对传统金融服务模式进行革新,旨在为客户打造“自助、智能、智慧”的全新体验。下一步,长丰农商银行将坚定迈向深度数据驱动与开放融合的“智慧银行”新阶段,以此夯实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根基。

从“业务办理”到“体验中心”,长丰农商银行用实践打造出助力乡村振兴的“智慧引擎”。智能网点建设正以现代科技之力,重塑着乡村金融的“毛细血管”,让普惠金融的阳光更加温暖地照耀在老百姓身上,让智慧金融的“活水”更加精准地滴灌在每一片希望的田野。

上一条:南通农商银行推进授信审批工作 实现效能与风控双提升
下一条:温岭农商银行 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清算管理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