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每年秋天,正是有着苏州“水八仙”之称的苏州鸡头米(芡实)大量上市的时节,江苏苏州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来到吴江同里镇湘溇村的鸡头米种植基地,为种植户们引来金融“活水”,在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的同时,携手当地媒体一同做好“水中人参”的宣传工作,帮助农户进一步打开销路。
主动担当 在网格化走访中挖掘融资需求
苏州农商银行作为“因农而生、因农而兴”的地方法人银行,始终将助力乡村振兴作为使命,深化“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走访模式,为农户的生产经营提供金融支持;升级“江村驿站”农村服务点,让村民足不出村便可享受“金融+生活+政务”的综合化场景服务。截至目前,该行投入运营47家“江村驿站”,服务村民16.87万人,办理各项业务超6.1万笔。该行将“千企万户大走访”和整村授信相结合,持续推进“阳光信贷”走访调研工作,实地摸排辖内农户的金融需求,精准匹配金融产品和服务。截至目前,该行已在全区推进“阳光信贷走访调研工作”,建档服务覆盖客户15.59万户、53.91万人,其中普惠小额信用贷款用信7294户,余额8.17亿元。该行联合苏州市吴江区农业农村局、江苏有线共同打造“数字乡村客厅”,依靠北斗卫星遥感技术,完成全区范围内11个区镇、210个行政村和13个涉农社区的遥感测绘工作,做到村情村貌一览无遗,为网格化营销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精准“滴灌” 在高效能服务中减费让利
鸡头米作为苏州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整个生长期在180天到200天,对生长的水层、肥料管理要求很高,从播种到采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苏州农商银行针对农户季节性资金需求,提供了精准信贷服务。针对鸡头米成熟季集中出现的用工与农资采购资金需求,苏州农商银行依托农村资产资源大数据云图,主动对接种植农户,依托“苏农e贷”产品,为资质优良的农户提供快速授信,高效缓解其融资难题。为了在收获旺季帮助农户节约时间,免去前往银行网点的麻烦,苏州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深入田间地头,组建助农小分队,将服务窗口前移至村口塘边,开通“绿色通道”,通过限时办结,实现农户“零次跑”就能贷款的目标;推出“苏农e贷”七折利率优惠专享活动,支持农户通过包括手机银行在内的线上平台,实现贷款随借随还,精准匹配鸡头米种植“短、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
管家服务 在综合化体系内实现价值共生
今年是鸡头米的“丰收年”,但增长并不意味着增收。在这一背景下,苏州农商银行以综合化服务帮助农户解决融资难题。该行在鸡头米上市期间,联合当地媒体以“寻小镇滋味”为主题,前往相关种植基地拍摄宣传视频,并在官方账号中上线播放,单条视频曝光量达32.4万次,为农户引流拓展销路。苏州农商银行将种植户的鸡头米上架至员工订餐系统,鼓励员工积极采购。今年以来,该行累计帮助农户销售鸡头米超500斤,有效帮助农户消化库存。该行不断完善线上结算渠道,上门为种植户办理收款码,助力销售资金快速归集,推广各类财富保值增值产品,构建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