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同业竞争加剧以及金融监管趋严,农商银行传统“靠息差吃饭”的粗放经营模式难以为继。河北大厂农商银行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将绩效考核作为提升管理效能、推动业务转型的关键抓手,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体系,打破“大锅饭”薪酬模式,激发全员降本增效积极性,找到市场竞争“突围”之道。
该行在制订绩效考核方案时,明确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将经营指标、风险控制、客户拓展等关键要素纳入考核范畴,采用量化指标与定性评价结合的方式,兼顾短期成果与长期价值创造;同时针对不同机构、岗位设计差异化考核权重,让绩效管理成为业务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薪酬分配上,该行实行“固定工资+平均绩效+小指标考核”模式:固定工资不低于一定比例,保障职工基本权益;绩效工资依据部门职能与岗位贡献拉开差距,突出关键岗位与核心人才的激励。对于承担重要业务指标的前台部门,该行设置了与业绩强挂钩的绩效奖励,激发其市场开拓积极性;中后台部门则侧重于服务效率与风险管控考核,确保全行稳健运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机制,既保障了基础运营的稳定性,又强化了价值创造导向,让薪酬体系成为撬动降本增效的“杠杆”。
为避免“唯规模”“唯利润”风险,该行引入FTP考核管理办法,提取多系统有效数据核算存款、贷款FTP利润考核指标,引导分支机构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充分考虑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将成本管控指标细化至各岗位,通过“成本收入比”推动全员参与降本,形成“利润创造、风险可控、资本高效、成本节约”的良性循环。同时,该行依托省联社绩效管理系统,每日自动抓取多系统数据生成绩效指标,实现部分考核系统计算,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测算准确性和效率。
此外,该行审计部门每年对绩效薪酬制度开展内部审计,并向管理层、董事会汇报;管理层和董事会结合审计建议与市场变化,每年评估更新制度,确保考核贴合战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