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故地,燕山绵延,滦河潺潺。在“紫塞明珠”承德,磬锤峰以挺拔的身姿刺破云霭,武烈河携坝上草原的晨露蜿蜒成链,避暑山庄的亭台水榭间透出触手可及的清凉。如今,光伏板在围场草原铺展成蓝色海洋,康养旅游示范区也插上了绿色的翅膀,这座曾以避暑和皇家园林闻名的城市,正在数字经济的新赛道上,续写着新时代的篇章。
今年以来,河北省联社承德审计中心紧扣“一池两新万企”行动,通过强化督导调度、创新信用评估体系、深化多方协同共建等举措,有效扩大了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截至7月末,承德农信辖内各行社已完成2410个行政村的“背靠背”评议工作,初评信用户72.6万户,预授信金额341.08亿元,已用信17.86亿元;走访新市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新业态客户3.87万户,发放贷款1307户、金额2.96亿元;累计走访企业7.96万家,授信2083家、金额105.36亿元,用信2014家、金额96.69亿元;创建信用微企园区10个,授牌信用微企126家;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54.44亿元,较年初增加44.6亿元。
农信服务送上门,助企发展增动力
连日来,位于承德市双滦区的金稷农林科技(河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稷农林公司)的荚果蕨种植基地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无人机正忙着喷洒药剂,滴灌设备正在将甘露般的水源精准输送到每一棵秧苗根部。“这种野菜风味独特,适合制作饺子、包子等家常食品。我们会先对其进行规范处理,再放入冷库妥善储存,为后续将相关产品推向市场做好准备。”该基地负责人王琰璞介绍道。
除了野菜种植,他还经营着君子兰繁育基地。然而,在扩大种植规模、建设冷库的过程中,金稷农林公司出现了一定的资金缺口。关键时刻,承德市郊区农信联社的工作人员积极上门对接,迅速完成了300万元贷款的审批与发放,成功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有了信贷资金的支持,金稷农林公司得以顺利扩大野菜种植面积,还发展了鲈鱼养殖及果蔬种植产业,走上了农文旅、产学研融合发展道路。
精准支持解难题,肉牛产业提质效
哈里哈镇三义号村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德利圆肉牛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利圆肉牛养殖公司)院内,养殖着500头西门塔尔肉牛。该公司创始人李先生自2000年开始租赁场地养牛,至今已有25年。十多年前,李先生公司的规模较小,仅养殖了几十头肉牛,因缺乏抵押物,其他银行都未给予其贷款支持。得知这一情况后,围场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的职责使命,主动上门为其办理了50万元贷款。正是在这笔信贷资金的支持下,德利圆肉牛养殖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养殖规模从最初的几十头增加到了如今的500头。
今年,李先生看到肉牛行情上涨,期待加大育肥牛养殖规模,需要外购一批牛犊,但是流动资金出现了不足。围场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再次主动上门对接,为德利圆肉牛养殖公司发放了200万元养殖贷款,助力其扩大养殖规模。在这笔信贷资金的支持下,李先生创业的劲头更足了,妻子和儿子都加入到了肉牛养殖事业中。
“这500头肉牛每天饲料成本1万余元。有了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我的心里踏实多了。”李先生说道。
小微企业有后盾,新市民创业添动能
在围场县哈里哈镇八十三号村的灵芝仙谷风景区内,游人漫步在木栈道上,目光所及之处,一行行野生灵芝在林地间有序铺展。这些被誉为“仙草”的灵芝,正在这片森林中蓬勃生长,待到秋季便可采摘。
“这些袋子里的宝贝是即将成熟喷粉的灵芝,套上袋子是为了后续采集灵芝孢子粉。”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松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松源农业公司)纪经理介绍道,孢子粉是灵芝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副产物,经过收集生产后,产量及价格比灵芝本身高许多。灵芝浑身都是宝,成熟期可以采集孢子粉,灵芝片可以做药材,废弃的菌包还能作为有机肥。
灵芝仙谷项目于2024年5月正式启动,通过发展野生灵芝栽培,有效释放了林下空间。据了解,该项目分三期建设“农林文旅康”五位一体的融合发展综合体,全部建成后,将成功打造出菌类种植加工、旅游观光、休闲康养、培训研学等业态相融合的综合产业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预计创造年产值4亿元,为当地700人提供就业岗位。
早年间,纪经理曾经在包括平泉市在内的相关地区创业,先后做过矿山、新能源项目,来到围场后着力发展文旅产业和乡村振兴项目。松源农业公司发展初期,缺乏实质抵押物,大型商业银行均不愿给予其信贷资金支持。围场农商银行在了解到该公司的资金需求后,创新金融产品,简化贷款手续,发放贷款500万元支持其进一步发展。
有了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松源农业公司的灵芝种植、观光、旅游、研学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太感谢农商银行了,真的是雪中送炭!”提起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纪经理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承德审计中心的支持与帮助下,承德市郊区农信联社与承德市工商业联合会及各商会组织密切合作,承办承德市“银企”对接会,为批量开展“背靠背”评议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同时,为商会会员企业量身定制“商会贷”系列专属产品,进一步提高贷款额度和利率优惠水平,对符合条件的会员企业、个体工商户应贷尽贷,提供足额的信贷资金支持。截至7月末,承德市郊区农信联社已为商会会员企业及个人授信7.8亿元,用信7.3亿元。
在“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中,承德市郊区农信联社针对信用微企园区创建,推出信用微企“园区贷”“科创贷”和“产业贷”等贷款产品,将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额度由300万元提高至500万元,并结合贷款利率调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质效。宽城农商银行、滦平农商银行和热河农商银行则通过自主研发的小程序,将对接名单内的小微企业信息一次性记录其中,确保客户走访真实有效。丰宁农商银行与辖内经济开发区加强党建共建,借助园区现有的信用信息可视化平台,动态掌握企业常规运营、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软信息”;与园区管理方合作推进“整园授信”,共同建立包括园区内企业信息采集覆盖率、优质企业占比在内的多维度综合信用评价体系,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单列3亿元信贷资金满足相关企业的融资需求,进一步推动园区内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承德农信辖内各行社以普惠金融为墨,以服务创新为砚,将授信额度化作及时雨,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末梢,在“紫塞明珠”的大地上书写了“金融为民”的生动篇章。当金融“活水”穿透县域经济的“毛细血管”,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信贷资金的数据跃升,更是万家灯火中被点亮的创业梦想、绿水青山间蓬勃生长的产业新芽。这既是农信机构扎根“三农”领域的初心诠释,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县域战场的有力实践,更是农信机构生生不息、再创辉煌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源泉。
结束语
乙巳年春夏,河北省农信联社以“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为支点,撬动燕赵大地经济发展新动能,恰似春雨浇灌良田、河水滋养沃土,终将绘就一幅“春华秋实盈仓廪,农商普惠泽万企”的生动画卷,在时代长河中烙下深刻印记。11家审计中心、4家农商银行及雄安农信发展改革管理部上下齐心、积极行动,共同谱写出金融助力经济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华彩篇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望“一池两新万企”行动,这段征程已从金融实践升华为发展哲学——它印证了“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的亘古真理,更昭示着当农信机构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初心深耕沃土,必将在服务实体经济与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辩证统一中创造出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