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5/8/pc202508191fadf1ee110041359022459bebe5c7b5.jpg
一直以来,青海玉树农商银行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初心,将高效便捷服务注入每一次业务接触中,在支持地方实体经济、服务“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5-08/19/039217.html

玉树农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 提供高效便捷金融服务

2025/8/19 作者 索南求周

一直以来,青海玉树农商银行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初心,将高效便捷服务注入每一次业务接触中,在支持地方实体经济、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履行普惠金融社会责任的道路上积极作为,以坚实的行动铸造着“农牧民银行”的金字品牌。

走进更求普措的工作室,叮当盈耳,金属碰撞之声如古朴的锤音,声声叩击着时光的薄壁。空气中浮动着金属碎屑微尘的气息,仿佛历史在此处低语。两三张宽厚木桌之上,一个个直径约30厘米的“饼廓”默然陈列。更求普措端坐桌前,刻刀与锤子在他布满岁月刻痕的手中交替翻飞,每一次精准的落点,都让固定在“饼廓”里的藏刀配饰绽放出更深邃的生命纹理。谈起藏刀,56岁的他眼里瞬间迸发光芒,话语如高原奔涌的江河滔滔不绝:“制刀如铸魂,金、银、红铜、黄铜、铁为骨,上乘木材、坚实牛角为衣……”这柄芒擦藏刀从塑砂土模子、冶炼到最终成型,需历经十几道苛刻环节,每一步都淬炼着匠心。

二十八年光阴流转,当初青涩的学徒如今已是玉树藏饰金属工艺的脊梁。回溯起点,28岁的更求普措虔诚立于著名匠人洛久的熔炉前,炉火映红了他专注的脸庞,也点燃了他血脉中对金属的敬畏与痴迷。洛久大师沉默寡言,每一锤落下却如同无声的训导,将千锤百炼的技艺密码与沉甸甸的匠心嘱托,烙印进年轻学徒的灵魂深处。无数个日夜,他俯身于工作台前,指尖被金属磨破,指甲劈裂是家常便饭,汗珠混合着铁屑滴落。然而,那深入骨髓的喜爱与“绝不能使这门手艺蒙尘”的执着,使“放弃”二字从未在他心头掠过。正是这份在火光与汗水里的淬炼,为他日后成为玉树藏饰金属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奠定了磐石之基。

创业维艰,更求普措却从未忘记传承的使命。他的工坊,早已超越了匠人个体劳作的场所,化身为培育高原匠魂的摇篮。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徒慕名而来,围聚在火光旁,聆听金属低语,学习从选料到淬火的古老智慧。更求普措倾囊相授,将师傅洛久当年交付于他的火种,郑重传递下去。这份坚守与贡献,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他的工坊被相继授予“青海省文化旅游产业基地”“玉树州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地”及“州级非遗传习体验店”的荣誉牌匾。玉树藏刀之名,如高原雄鹰,飞越千山万水。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循着刀锋上凝结的文化光芒,跋涉而来。订单如雪片,需求激增,对优质原材料的需求量陡然攀升,资金困境如同冰冷的枷锁,曾一度扼住工坊发展的喉咙。

当资金困境如雪山寒风般凛冽袭来,玉树农商银行及时伸出的援手,成了工坊发展的暖阳。更求普措谈及此,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真是雪中送炭啊!”2021年寒冬,第一笔50万元贷款如甘泉注入,解了他的燃眉之急;2023年5月,当扩大生产的渴望再次遭遇资金壁垒,又是玉树农商银行,高效快捷地提供了80万元贷款,助他购足精良材料。两次贷款经历,玉树农商银行高效便捷的服务令他深深感佩。

上一条:神木农商银行双轮驱动 构建四位一体金融服务生态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