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5/8/pc202508197f428338a0e34235b97b764d749cf65b.jpg
当黑龙江的冻土在凯斯拖拉机下翻滚出第一垄春泥;当新疆棉田依靠北斗导航实现精准播种;当洪泽湖畔的烘干机连夜吞吐金黄的稻谷…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5-08/19/039173.html

金融强农的“江苏实践”系列报道

知农时 懂农事 富农民——江苏金租发挥融资租赁功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5/8/19 作者 本报采访组 徐道红 李道海 张振京

当黑龙江的冻土在凯斯拖拉机下翻滚出第一垄春泥;当新疆棉田依靠北斗导航实现精准播种;当洪泽湖畔的烘干机连夜吞吐金黄的稻谷……这幅涌动着无限生机的田野画卷里,始终跃动着江苏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金租)的身影。

时针拨回到十几年前。当时,普通农户还深陷“三难”困局:无力购置先进农机设备、无暇等待漫长的贷款审批、难以获得匹配需求的金融服务。

作为国内较早深耕“三农”领域的金融租赁公司,江苏金租的业务覆盖农业机械、畜牧养殖、远洋渔业等多个领域。它是如何发挥融资租赁功能优势,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千万农田?如何有效推动“兴产业、活经济、富农民”战略目标实现的?

“厂融搭桥”

一流设备走进“千村万户”

2013年发布的行业报告揭示了农机产业的严峻现状:购买一台30万元的中型收割机,平均首付比例高达60%,超过当时全国农户年均收入的2.6倍;国产收割机在东北黑土地的故障率高达35%,比国际品牌高出2倍;农户贷款平均审批时间28天,黑龙江、河南等地因贷款审批延误导致15%至20%的春耕计划流产。

当年,为破解上述难题,江苏金租打出关键一招——与世界一流租赁企业法巴租赁集团合作建立“厂融中心”,引入大量国际租赁业先进理念和经验,并借助法巴租赁集团的全球资源与一众进口农机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设计并推出适用于国内农机市场的融资解决方案。

简单来说,“厂融”是指厂商融资租赁:金融租赁公司根据农户作业需求,将设备从厂商或其代理商处购买下来,再租给农户使用,农户按照为其量身定制的融资方案支付租金,租赁期结束后获得设备所有权。

通过“厂融”模式,江苏金租成了连接厂商与终端客户的核心纽带。一方面,江苏金租与厂商深度协同,在租前,共同参与服务方案的制订,借力厂商贴息政策,降低客户购机门槛,精确匹配还款周期与农业生产周期,保障农户生产资金顺畅运转;在租中,联动厂商设备管理平台,实时追踪农机作业状态与位置,结合作业进度优化服务策略;在租后,为农户提供“购、用、管、退”全周期“一站式”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江苏金租全力支持高端农业设备“引进来”,加速农业生产装备升级换代,让广大农户“用得起、用得好”世界一流农机设备。

据悉,江苏金租率先携手全球农机巨头凯斯纽荷兰、克拉斯、道依茨法尔,继而链接江苏沃得、徐工农机、常州东风等国产龙头农机品牌。深度绑定农机厂商后,江苏金租借助其庞大的销售网络,有效拓展业务、降低获客成本,成功打通了高端农机下乡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2024年末,江苏金租累计合作厂家已近百家,销售农机超4万台,服务农户超过3万家;累计投放资金达151亿元,构建了集设备销售、融资、风控于一体的“一站式”特色服务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江苏金租在原厂融中心基础上,联合法巴租赁集团设立了全国首家中外合资、首家专门服务农业与科技的金融租赁专业子公司——江苏法巴农科设备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自开业以来,该公司已在农牧食品、农业装备板块累计投放资金超35亿元。

智慧引擎

“指尖服务”直达田间地头

一流设备通过“厂融中心”开辟的高速通道驶向乡村,但如何让其真正抵达每一块沃野田畴?

“从前,农户为审批流程跑断腿,如今,田埂上农户只需摇摇头、眨眨眼,即可完成融资审批。第二天,国际知名厂商的设备便能开进泥泞麦田。”江苏金租信息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悉,江苏金租打造“乐租”系列APP,设置人脸识别、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等150多个现代科技功能,实现田间地头“秒级放款”的全流程线上化操作;建立智能风控体系,整合工商税务、农机补贴等数据,有效盘活闲置农机资源;应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设备位置与运行状态,提升管理效能;为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将“农易租”自动决策产品承租人年龄上限从60周岁调整至65周岁,尽全力满足广大农户的便捷融资需求。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农业场景数据应用,推动金融服务向更精准、更智能的方向发展。”江苏金租信息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说道。

定制服务,金融“活水”润泽田畴

我国幅员辽阔,田分旱涝,地有平丘;经营主体多样,有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也有精耕细作的家庭农户。那租赁公司如何设计匹配不同区域、地形、业态的金融产品?

江苏金租的答案是:以“量身定制”破解“一策通吃”困境,打造“一域一策”的精准服务方案。

针对四大核心区域——新疆、东北、北方旱作区、南方水田,江苏金租为其设计差异化服务方案:在新疆地区组建属地化团队,配备维语客户经理,重点支持进口大马力农机设备融资;在东北地区联合国产农机公司制订“低首付、按季还款”方案,匹配农业生产周期;在畜牧业集中的区域,定制现金流匹配的还款计划;在南方丘陵水田区,推广小型智慧农机,提供短期免息政策等。

多年来,江苏金租深入调研不同地域、作物、农时及农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推出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精准服务,实现了与地方政府、农机厂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深度合作与需求的精准对接。

此外,江苏金租还从种植业扩展至养殖业、农业生产上下游领域,沿着产业链开展对禽类养殖、作物育种、农产品加工等细分市场的探索,用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远洋渔业的影响,叠加消费端高端化、多元化需求的驱动,“蓝色农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积极响应这一趋势,江苏金租积极开拓“蓝色农业”服务板块,针对该领域设备投入大、贷款周期短、季节性现金流波动显著等痛点,推出高度定制化的回租解决方案。据江苏金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根据鱼虾养殖周期设计差异化租金偿付计划,针对高价值核心设备,支持企业办理回租;在台风高发的沿海地区,配置包含“灾害应急周转金”的特殊条款。

2024年,江苏金租在“三农”领域新增投放资金近90亿元。凭借在服务“三农”领域的创新,江苏金租荣获上市公司协会“乡村振兴最佳实践”奖项,其“农易租”产品获人民网普惠金融优秀案例“助力乡村振兴奖”。

“知农时,懂农事,回归本源,用金融租赁的方式助力中国农业现代化。”江苏金租董事长周柏青此番话不仅是一份情怀,更是江苏金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找准定位、实现长远发展的根基。

如今,江苏金租用十余年深耕证明:唯有沉下身子理解土地的差异、农时的韵律和农户的期盼,以厂融中心聚合资源,以科技平台破除壁垒,才能设计出真正匹配市场的金融方案,最终在田野上收获农户增收、设备升级、厂商共赢的硕果。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图片新闻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