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平邑农商银行坚守“服务‘三农’、支小支微”初心,以服务网络下沉为根基,以产品创新为抓手,以科技赋能为动力,将普惠金融延伸至乡村每个角落,为城乡群众送去“及时雨”、注入金融“活水”。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150.5亿元,较年初增加4.15亿元,其中实体经济贷款128.25亿元,零售贷款占比72.82%,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9.11亿元,以实实在在的金融行动诠释普惠担当。
织密服务网络
构建普惠金融“零距离”生态
该行坚持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通过“固定+流动+线上”多维布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
该行通过优化县域金融服务网络,在全县建设347处农村普惠金融代理服务点,布设71台ATM机、502台POS机、29套移动柜组和1辆流动银行车,通过送服务上门,实现575个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针对夏粮收购、农产品交易等场景,该行为商户定制“聚合支付”收款码,提供实时到账、免费提现服务,实现资金周转“零阻滞”。
该行创新“田间银行”服务模式,为种粮大户提供“零钱包”上门收款、零币兑换等专属服务,将金融服务送到农户家门口、田埂上。该行还开展200余场“金融夜校”,覆盖村民2.5万人次,手把手教学手机银行操作,让农村群众也能玩转“数字金融”。
该行依托“智慧+”项目打造“平易惠”异业联盟,联合72家商超、加油站、农资经销商等商户,推出“贷款授信+消费折扣”一站式服务,让农户在获取生产资金的同时,享受生活消费优惠。该行通过对接人社局、教育局等部门,承接环卫工人、公益性岗位等代发业务,累计代发工资4500余万元,让普惠服务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创新产品体系
打造精准滴灌“多维度”工具箱
该行围绕春耕备播、“三夏”生产等重要农时,创新“农业机械贷”,为2315户农户购置农机设备提供2.8亿元资金;推出“夏粮收购专项贷”4851万元,支持433户农户扩大生产。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抵押”问题,该行开发“农业保险贷”“知识产权质押贷”,以保单、专利为增信手段,为32家示范主体发放贷款3.16亿元,让“信用”变“信贷”。
该行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为72家农资企业定制“快易贷”“无还本续贷”方案,投放贷款10.38亿元,缓解产业链资金压力。针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该行推出“兴商贷”“回享贷”,累计办理53户、金额806万元,通过利率优惠、流程简化,激活小微企业活力。该行创新“创业担保贷”“乡村好青年贷”,为217名青年投放创业资金9033万元,点燃乡村创业热情。
该行立足平邑金银花、樱桃等特色产业,推出“中药材供应链振兴贷”,以仓单质押为670户花农增信8700万元,累计向金银花产业链投放6.71亿元;针对樱桃种植户推出专项贷款3000万元,助力构建“种植+采摘+旅游”全链条模式。该行围绕手套加工、木业板材等产业,开发“手套机分期贷”“木业系列贷”,累计投放6.32亿元,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科技赋能增效
激活服务质效“加速度”引擎
该行大力推广“沂蒙云贷”“信e快贷”等线上产品,依托大数据实现“无感授信+有感反馈”,农户通过手机银行即可完成申请、审批、放款全流程,办贷时效从3个工作日压缩至当日办结。截至6月末,该行线上贷款余额16.4亿元,占比12.85%,“沂蒙云贷”使用转化率达96.27%,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
该行运用“智慧营销系统”和“四张清单”,组织186名客户经理深入575个行政村,为28.5万户农户建立一户一档台账,累计预授信83.7亿元。该行通过大数据筛选潜在客户、流失客户,开展针对性营销,累计走访客户12763户,新增贷款531户、1.01亿元,让金融资源精准流向有需求的群体。
该行建立“线上赋强公证+金融调解中心”机制,累计公证贷款2.46万户、金额172.85亿元,调解纠纷259笔、金额3925万元,在提升放款效率的同时筑牢风险防线。该行推行“一次性告知”“限时办贷”制度,小额贷款实现“当日到账”,企业续贷无缝衔接,让群众感受到普惠金融的“速度与温度”。
平邑农商银行始终以“服务地方、普惠民生”为己任,通过织密服务网络、创新产品供给、科技赋能增效,让普惠金融的阳光照亮乡村每个角落。下一步,该行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质效,为乡村振兴、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更多金融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