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兰溪市——这一坐拥六项省级地标农产品(数量全省居首)的农业大市,如何让熠熠生辉的“地标”蜕变为富民强村的“金标”?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兰溪农商银行以“创新破冰、联动聚力、全链贯通、数字提速”的四维赋能模式,精准浇灌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为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破冰“沉睡资产”:首创“抵押贷”,让杨梅“红果”变“金果”
打造“中国杨梅之乡”的金字招牌,离不开像陶奉源这样追求极致的种植大户。在他经营的精品杨梅园里,土肥一体化喷滴灌、LED智能补光、温湿度精准调控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最新引进的全国首台无损检测机让这里科技感十足。然而,高投入带来资金压力,尤其是每年入秋后大棚翻新维护的资金缺口,曾一度让陶奉源寝食难安。
陶奉源的困扰,也是众多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共性难题——缺乏合格的贷款抵押物,导致他们不得不面对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兰溪农商银行迎难而上,深度参与农业设施所有权确权登记抵押试点,首创“农业设施抵押贷”产品,并配套建立评估机制,着力破解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
2024年1月22日,金华地区首笔以杨梅大棚为抵押物的300万元“农业设施抵押贷”在兰溪农商银行成功落地,陶奉源成为这一金融产品的首位受益者。这场“及时雨”彻底打通了精品杨梅产销的“任督二脉”。在充足资金与尖端技术的双重保障下,陶奉源的杨梅精品果率一举突破80%,产品供不应求。此次合作不仅盘活了曾被视作“闲置物”“无价值”的农业设施,更开创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金融助农新范式。
聚力“政银担”:三方协同,小螃蟹“横行”共富路
作为兰溪市的地标水产品,兰江蟹的产业化之路也曾步履维艰。在人工养殖技术实现突破后,养殖户却普遍陷入融资难、融资贵、转贷难的困境,根源仍是抵押物匮乏。
兰溪农商银行巧思破局,创新运用“政府财政支农、银行金融支农、担保公司信用支农”的“政银担”协同模式,为经营主体提供了低成本、降门槛、简手续的融资解决方案。
兰溪市鸿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蝶变,正是这一模式显效的生动诠释。从企业起步时获得的50万元信贷支持,到如今累计700万元的“政银担”贷款,在兰溪农商银行持续不断的金融“活水”灌溉下,该公司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粗放养殖向智能化、规模化、数字化养殖的华丽转变。据统计,兰溪农商银行通过“政银担”模式,已累计向全市农业产业发放贷款8.05亿元,有效破解了融资瓶颈,显著降低了融资成本,为特色产业壮大装上了“助推器”。
贯通“全链条”:“三位一体”赋能,甘蔗田酿就“甜蜜业”
兰溪市女埠街道特有的沙壤土孕育了连片的甘蔗林,也催生了甜蜜的红糖产业。兰溪农商银行深谙产业振兴需全链发力,秉持“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服务理念,将金融支持精准嵌入甘蔗红糖产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每一个关键环节。
该行不仅支持前端种植,更重点靶向后端提升。通过提供信贷资金,助力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无尘车间、引进全自动化流水线等方式,该行显著提升了甘蔗红糖及其衍生产品(如特色小吃)的品质、卫生标准和附加值,让传统农产品焕发新生。目前,该行已累计为甘蔗红糖产业投放信贷资金4536万元。
与此同时,该行着力将服务半径延伸至村集体经济领域,持续深化“千团联千村”机制,选派专业金融顾问入驻经济薄弱村,“一村一策”精准帮扶。以蟠山村为例。金融顾问深入调研后,协助该村规划发展蜜梨、柑橘等特色产业,并配套提供65万元信贷资金,支持种植户通过土地流转、山林承包盘活资源。这一成功实践入选“金华市‘千团联千村’共建共富行动优秀结对实践案例”,彰显了金融服务在激活村集体经济、推动共同富裕中的关键作用。
提速“数字化”:网格赋能,指尖一点解“农愁”
每年开春,诸葛镇厚伦村的种粮大户董海银都为采购农资、添置机械的巨大资金缺口发愁,兰溪农商银行自主开发的“数字化普惠网格系统”彻底改变了他的融资体验。
该行客户经理主动下沉,通过“网格化”管理精准对接,上门采集经营信息,并依托大数据风控模型,迅速完成对董海银的信用等级评定。随后,客户经理现场指导他在手机银行上操作申请贷款。“不到3分钟,30万元的信贷额度就成功核定到账了!”董海银惊喜不已地表示,“动动手指钱就到账,这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这正是兰溪农商银行服务数字化转型的缩影。该行主动变“坐商”为“行商”,化“农户跑银行”为“银行跑农户”,将“线下填单审批”升级为“线上秒批秒贷”。通过完善网格内农户和经营主体信息,该行着力构建数字“画像”,提前为有需求的农户制订金融方案。农户通过手机银行,动动指尖即可随时随地完成借款,极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切实保障农业生产不误农时。
数字化的红利不止于融资。该行积极搭建“丰收联盟”线上助农平台,创新以电子票券形式开展“疯狂星期五”等特色农产品线上促销活动。目前,该平台累计售出票券50.4万张,助力农户销售水果等农产品9.7万斤。此举有效提升了兰溪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拓宽了销售渠道,真正畅通了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快速通道。
截至6月末,兰溪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34.66亿元,占贷款总额46.45%。这组骄人的数据,不仅是该行金融“活水”润泽“三农”的量化见证,更是“创新破冰、联动聚力、全链贯通、数字提速”四维驱动模式蓬勃生命力的实证。这套兼具前瞻性与操作性的“兰溪方案”,不仅助推了六大省级地标农产品产值倍增,更以可复制的金融赋能路径,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标注出鲜明的“兰溪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