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5/7/pc20250708c38508f5ae2f429598804ed38136eeff.jpg
近年来,随着各大商业银行不断下沉服务,农商银行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的市场竞争和发展挑战日益激烈。在激烈的竞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5-07/08/038567.html

浅议农商银行中层管理人员的成长和培养

2025/7/8 作者 田明霞

近年来,随着各大商业银行不断下沉服务,农商银行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的市场竞争和发展挑战日益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人才资源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中层队伍作为农商银行战略执行与基层管理的核心力量,其成长和培养对农商银行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聚焦农商银行中层队伍建设,从三个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农商银行中层管理人员成长和培养提供理论指引。

以人为本

围绕“四有”目标建中层

(一)“心中有数”。农商银行中层管理人员要对国家政策、行业趋势有敏锐的悟性,能准确把握总行的战略定位,并结合本支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策略;同时,要深入了解服务辖区的情况,掌握员工的优缺点,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决策和执行的依据。

(二)“手中有活”。农商银行中层管理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能够熟练摸信息、看报表、管贷款,还要有积极的实干精神,善于协调各方资源,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在管理上要严格细致,确保团队高效运转;在客户拓展和维护上要精准发力,提高客户满意度;在市场拓展中要勇于创新,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不良资产清收上要果断有力,降低银行风险。

(三)“脚下有根”。农商银行中层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市场意识和客户意识,向市场扎根、向单位扎根;善于向员工问计要智,凝聚团队力量,共同推动支行发展。如汨罗农商银行桃林寺支行,正副行长和会计都住在支行,与员工同甘共苦,共同面对任务和困难,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业务目标长期位居前列。

(四)“眼中有光”。农商银行中层管理人员要改变被动工作的状态,增强走访调研和业务创新的主动性;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眼光和长远眼光,能够根据总行的部署和区域实际情况,通过调研发现支行的潜力市场;并针对性地分析客户需求和业务发展趋势,创新推出个性化或整体性的服务方案。

重塑赋能

夯实平台机制选中层

(一)实行分类管理。农商银行要通过开展数据分析培训和比赛,为网点分类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对网点客群、规模、质量等数据的分析,将辖内支行划分为旗舰网点、综合网点、基础网点等不同类型,明确各网点的经营定位和服务功能。这有助于支行行长在“提阶进位”的过程中展现才气和战略眼光,根据网点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二)突出重点培养。实践表明,支行行长的素质和能力对支行业绩有着决定性影响。应对当前好干部不足的困境,农商银行可以结合网点分类工作,推行“大支行辖二级支行”和“大部室、分中心”模式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典型引路法,让能管、会管的人管理更多资源,将优秀经验以点带面推广,同时进一步考验和锤炼优秀中层的管理履职能力。

(三)丰富成长梯队。农商银行要推行等级管理制度,将等级结果与岗位调整、薪酬考核挂钩,把等级高的中层管理人员优先安排到发展前景好、业务量大的网点任职,用“梯子”和“钱袋子”解决“位子”不足的问题,激发中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实践培养

注重“三个平衡”强中层

(一)平衡局部与整体。年轻的支行行长往往因被动接受KPI考核而缺乏战术思维,只注重完成眼前任务。作为连接总行战略与一线市场的桥梁,他们需要在领会上级精神、领导决策和金融逻辑上多下功夫,跳出局部看整体,围绕目标找方法,并要具备学习和创造能力,能够提出具体的方案和措施,确保支行工作与总行战略高度契合。

(二)平衡规模和效益。大型银行下沉和线上金融的发展给农商银行带来了巨大竞争压力,部分农商银行支行在业务拓展中往往只讲投入不讲产出、只计收入不算成本。然而,没有效益,员工收入和股东分红就无从谈起。支行行长作为农商银行创收主力,要不断强化数字思维和成本意识,增强数据分析能力和核算能力,兼顾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实现规模和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平衡合规和发展。农商银行讲合规不能生搬硬套,要避免只顾安全不顾发展的情况;对于机关年轻优秀人才,要将其放到经营主战场和困难地区、高风险网点去磨炼,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增才干,推动机关和基层经验优势互补;同时,要使中层管理人员积极学习他行的优秀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发展和管理能力。

(作者单位:湖南汨罗农商银行)

上一条: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实践与探索 ——以余杭农商银行为例
下一条:“减量提质”背景下村镇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