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5/7/pc20250708e54d63de8cf145e597c0726993a1c23c.jpg
日前,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开化农商银行立足山区海岛县发展实际,围绕“产业振兴、生态富民、数字普惠”三大方向,深化金融服务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5-07/08/038556.html

开化农商银行协同联动 助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

2025/7/8 作者 庄红林

日前,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开化农商银行立足山区海岛县发展实际,围绕“产业振兴、生态富民、数字普惠”三大方向,深化金融服务协作机制,通过强化与结对行的协同联动,重点在飞地业务、供应链金融服务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为金融助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输出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该行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山海协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山海协作”工作实施方案,聚焦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富民增收、绿色生态、人才科技等五大模块,建立跨部门“业务协同共进”机制,并与桐乡、恒信结对行对口部门开展常态化沟通,形成“战略规划—任务分解—督导落实”的闭环管理体系。

该行以党团组织联建为纽带,推动支部、网点、商会等多领域交流协作,迭代升级飞地“红色互动”机制;探索“飞地经济”“政银企”协同服务模式,由开化县政府牵头村集体抱团参与桐乡购买服务等项目,联合桐乡行共同参与飞地项目融资服务,累计投放专项信贷资金1.1亿元,助力50余个村集体增收;依托桐乡行区位及客户优势,协助搭建“钱江源品牌”产供销一体化供应链,在桐乡等地设立“钱江源品牌”旗舰店,推动解决开化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创新“山海相链”服务模式,为杭嘉湖地区核心企业及其开化链上企业提供跨区域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超3亿元,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该行与地方政府联合启动“山海协作·共富工坊”培育计划,按照“一村一策”标准,为农产品加工、手作体验等特色工坊提供“金融+技术+渠道”三位一体支持,带动1200余名农户年均增收1.8万元;在255个行政村设立“红色代办点”,派驻党员骨干驻点服务,集成办理社保缴费、贷款申请、惠农补贴发放等32项高频业务,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目前,该行累计代办政务事项1.3万笔,发放惠农补贴贷款17亿元,完成第三代社保卡全面升级。

聚焦“两茶一鱼两中”,该行创新推出“富鱼相伴”“富茶相伴”等专项贷款产品,并对省行下发的“土特产富”清单进行精准走访,将金融“活水”灌入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助力开化土特产品牌打造,销往寓外。截至目前,该行累计提供专项信贷资金超2亿元,带动渔民年收入平均增收近2万元。

围绕钱江源“两有”共富发展轴建设,针对发展轴上的餐饮住宿业提供信贷政策优惠包,该行创新推出“民宿贷”,重点支持齐溪镇等民宿集聚地建设,为虹桥、星河、高田坑等村集体提供整村授信,目前已投放3000余万元信贷资金专项扶持农家乐、民宿,助力生态产业发展和“钱江源”区域公用品牌振兴。

聚焦“区域+特色”模式,该行围绕卡游动漫产业园为核心的“动漫小镇”、十里铺村茶场区的“龙顶茶小镇”“钱江源”通用机场的“飞行小镇”、根宫佛国的“根缘小镇”等“四大小镇”打造,加大对茶产业、卡牌产业链及“低空+”的金融扶持,实现信贷资金帮扶及时足额。

该县村集体基础薄弱,在飞地项目上缺乏资金,而“飞地”不体现在固定资产中,难以抵押,靠现有贷款产品无法覆盖。该行创新思路,从生态价值来支持,率先全省将森林资源附着的碳汇价值作为质押标的,推出“零碳相伴”贷款产品,明确碳汇质押额度最高可达碳汇评估价值的20倍,进一步撬动了县域近20亿元的“生态资金”。目前,该行累计为11个村集体发放碳汇贷款1950万元,以全县森林资源计算,预计村集体可获得高达51.6亿元森林碳汇红利,有效实现了生态“资源”到“资产”“资产”到“资金”的转化。

接下来,该行将持续深化“山海协作”,让金融“活水”真正成为激扬山区海岛县共富的核心动能,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贡献农商力量。

上一条:阳原农商银行马圈堡支行 增强公众反洗钱意识
下一条:图片新闻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