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县农信联社工作人员在九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了解鲜食玉米生产及销售情况
走进福海县九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农业)的生产车间,一阵阵玉米的甜香味扑面而来,一个个金灿灿的玉米棒如“T台走秀”似的在流水线上反复往返,“体型”相近的被分拣打包在一起,登上全国各地的餐桌抢鲜上市。
本应“青黄不接”的季节,哪来的玉米?
“保证流水线四季运转得益于先进的速冻和冷藏技术,将玉米的鲜嫩口感完美封存。”该公司负责人徐辉打开了话匣子。“自成立以来,九州农业发展到如今的规模,离不开农信社对我们数十年如一日的信贷资金支持。今年,我们又申请了380万元贷款,计划扩大鲜食玉米种植规模,让当地‘土特产’走得更远。”他接着说道。
据介绍,九州农业成立于2013年,从籽粒玉米改种鲜食玉米,徐辉是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从那时起他与新疆福海县农信联社结下了深厚情谊。
12年间,该联社累计为九州农业提供了898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帮助其从“小作坊”成长为县域农业龙头企业。双方也探索出了“核心企业+信用社+种植户”合作模式。目前,这一模式已辐射到周边10个行政村,为当地居民提供25个就业岗位,成功带动110余户农户建成1万亩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年产量达6000吨,成为“早晚八点半”“每日每夜”等疆内外连锁超市的“抢手货”。
通过“核心企业+信用社+种植户”模式,该联社还为以阿勒泰地区海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禾农业)为代表的玉米收储龙头企业量身打造了籽粒玉米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
借助核心企业带动,来自塔城的种植户李志波成功获得福海县农信联社358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李志波与海禾农业签订种植订单,通过企业担保、信用社发放贷款来发展玉米种植产业。秋收后玉米卖给企业,销售款由企业优先归还信用社贷款,以此形成闭环式管理,大幅降低三方风险。
在福海县农信联社的支持下,当地玉米产业成为“十大产业集群”中粮食和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中的佼佼者,种植面积5年间翻了一番,达60余万亩,成为种植结构调整、饲料加工等上下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