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5/4/pc20250408928ddde39c98419b93b285f7c43582cc.jpg
秀山县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集中采购村民茶叶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近年来,重庆银行始终坚守“服务地方经济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5-04/08/037113.html

重庆银行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用“金融之笔”描绘乡村振兴画卷

2025/4/8 本报记者 霍云鹏

秀山县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集中采购村民茶叶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近年来,重庆银行始终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发展初心,以“提升四类能力”为引擎,以“推进五项机制”为保障,以“支持六大领域”为抓手,通过制度、产品、服务、数字“四大举措”,激活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的“乘数效应”,构建起全区域、高质量、可持续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近45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60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近2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0亿元。

特色服务让产业“旺起来”

早春二月,万物吐翠,新茶飘香。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彭水县)保家镇清平社区3组的白茶种植基地里,茶农们穿梭在一垄垄青绿之间,采摘第一捧鲜芽。

“重庆银行的资金支持,帮助我们公司在关键节点完成搬迁,引入180台全自动加工设备,扩大产能的同时,还大幅提升了茶叶品质。”2017年,来自浙江安吉的徐先生在彭水县注册成立了一家农业发展公司,专注种植生产白茶。

别看徐先生如今笑容满面,前些年却一直有两“愁”:一愁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便,农业生产依旧“靠天吃饭”;二愁管理模式粗放,销售渠道单一。

如何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彭水县积极配套建设加工厂房、制茶机具、灌溉系统、生产便道等设施设备,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如何拓展销售渠道?徐先生的公司借助厂商直供、门店直销、电商直播及茶博会、农展会等各类推介活动,扩大品牌知名度。该公司生产的“白茶1号”“黄金芽”“金镶玉”等产品在首届四川茶叶国际博览会(川渝)上获评“金奖茶叶”。

“茶叶量产后,随之而来的是需要大量人工劳务、化肥购买等资金投入,企业的流动资金一时捉襟见肘。”忆及发展难关,徐先生有感而发。

重庆银行彭水支行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多次实地走访并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了解该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计划给予其信贷支持。经多方共同努力,该支行成功向徐先生的公司发放了100万元“助农贷”,并根据经营发展的需要,追加发放200万元“渝贸贷”,有效缓解了徐先生的资金压力。

如今,荒山变茶山,茶山变“金山”。徐先生的公司实现了良性发展,农户也有了稳定收入。“我们通过发展‘公司+村集体+农户’产业化模式,除了每年支付工人工资200余万元外,还给农户固定分红。到了采茶季,茶园最大用工量能达到3000余人。”徐先生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深入支持乡村振兴,重庆银行开发了“惠农贷”“集体经济贷”等6个乡村振兴批量贷款业务,上线“智融招商贷”“渝保贷”等特色产品,优化升级“新农贷”“创想贷”等存量产品,不断拓宽乡村振兴贷款产品线。

在“工具箱”日趋丰富,涉农贷款迈向规模化、高速化增长的同时,重庆银行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还显著体现在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上。

重庆银行制定了《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16条工作举措、49项任务清单;优化涉农授信政策,为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粮食安全与农产品稳产保供等涉农业务“开绿灯”。同时,该行组建专职团队、配备专业力量,调整涉农信贷产品“白名单”、贷后预警数据等条件,让涉农信贷普到“面”上,惠到“点”上,帮到“心”上。此外,该行聚焦重点帮扶区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六大领域,打出一套“志智”双扶、产业振兴、消费帮扶、环境治理的“组合拳”,促进乡村产业前后延伸、首尾相连、纵横配套。

资源倾斜让乡村“美起来”

青山含黛、碧水潋滟。走进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现在不仅公路变宽了,环境变美了,生活也是蒸蒸日上,心情特别舒畅。”眼前的景象让村民们颇有感触。

美景从何而来?这得益于重庆银行万州支行驻村干部全方位、高标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近年来,重庆银行万州支行积极派驻党员驻村,与万州区龙驹镇太吉村村民同吃同住,帮助该村打造科普金融文化长廊,深度参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工作,“烟火气”与“文明风”相得益彰。

事实上,重庆银行一直坚持将金融服务下沉至乡村一线,与乡村振兴重点区域的“镇、村、企”以及同业机构开展结对共建,持续推广“稳岗贷”“乡村振兴青年贷”等特色产品,在产业生态、招商引资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探索出错位布局、跨域协同、融合发展的结对帮扶之路。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在1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的贷款余额超500亿元;“渝乐惠”电子商城上线16个县域农特产品专题场馆,上架200余款消费帮扶商品。

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一项项惠民之举的实施,让重庆银行的定点帮扶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可持续,也让村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金融支持让百姓“乐开怀”

“贷款不用去县里,取款不用到镇上,多亏了重庆银行,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办理金融业务,真是太贴心了!”村民王阿姨高兴地说。

为了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重庆银行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项创新技术,以“平板电脑+移动背夹+APP”为载体,推出服务乡村的数字化新“武器”——巴狮数智移动银行(以下简称:巴狮数智)。

具体来说,巴狮数智把传统网点金融服务“一站式”地提供给乡村居民,有效降低农村地区客户获得金融服务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得到一致好评。

“智”在哪里?巴狮数智利用5G高速度、低延时的优势,将交易数据量巨大的业务场景等待时间缩短至秒级,大幅提升乡村区域业务办理效率;利用云计算分布式的算力支持,突破时间、空间的界限,高效驱动一线人员获取和维护客户;借助生物识别技术,有效识别和认证客户身份,确保线上业务的可溯性和安全性。

“便”在何处?巴狮数智以重庆银行工作人员手持“平板电脑+移动背夹”的上门服务形式,在广大农村区域延伸金融服务,让客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与银行物理网点同质同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巴狮数智有针对性地开发“定期子账户移出”“存单凭证更换”“助农贷”等专门服务“三农”客户的功能,让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大幅提升。截至目前,重庆银行已利用巴狮数智上门服务“三农”客户近20万人次。

此外,为了疏通乡村融资服务堵点,重庆银行充分利用“金渝网”“信易贷渝惠融”“长江渝融通”“渝企金服”等融资服务平台,积极建设“1+2+N普惠金融服务到村基地”等融资服务渠道,推进信贷服务进村镇,通过共享涉农信用数据、简化申请审批流程,成功落地全市首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贷款。

从“千军万马”的传统做法,到科技赋能的华丽转身,再到量体裁衣的现代服务,重庆银行正以有力度、有温度、有速度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助力乡村振兴。

眼下,放眼巴渝,大棚里各色蔬菜绿意盎然,圈舍内牛羊成群、鸡猪满圈,乡野间人勤春早、万象“耕”新,处处涌动着滚滚春潮,孕育着勃勃生机,重庆银行的“丰收故事”还将收获更多回响……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湖南银行 推出“大学生创业贷”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