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开展“保险+期货”专业知识培训
近年来,中信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期货)积极响应党中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三农”的号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着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充分发挥期货专业优势,大力开展“保险+期货”业务,以实际行动赋能乡村振兴。截至2024年末,中信期货已累计开展“保险+期货”项目388个,为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5个县(区)共计87.76万户农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提供价格风险保障;项目承保货值97.37亿元,已完成项目赔付2.8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践证明,“保险+期货”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在助力农业转型升级、夯实农业双循环基础方面具有显著推广价值。其运行机制简单明了,操作流程清晰高效。保险公司通过保单向涉农主体提供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方面的保障。保险公司收取保费后,向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购买场外期权,进行农产品价格风险的转移。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通过场内的期货和期权交易分散和对冲风险。随着越来越多的涉农主体参与到其中,这一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激活期货市场的流动性,还能提升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一个活跃且高效的期货市场,反过来又能更好地发挥风险分散的作用,为农业产业链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多年来,中信期货通过“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持续支持“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在保障农户收入、提升农业全产业链韧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还通过不断创新模式,为农业稳产增收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价格保障到收入护航
筑牢农户稳收防线
2021年,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的指导和支持下,中信期货牵头开展的黑龙江汤原玉米收入险县域项目成功获批立项,成为“农民收入保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覆盖汤原县2410户玉米种植户,承保面积238803亩,承保吨数131340吨,单位面积承保金额1100元/亩,总保费2100万元,其中大商所“农保计划”项目资金支持20.964%,汤原县政府财政资金支持63.833%,农户自缴15.203%。项目期间,玉米价格下跌,部分参保地块因遭遇干旱天气而减产,最终产生1210万元的赔付金额,有效保障了玉米种植户的收入稳定。这一项目为收入险在汤原县种植业的应用和推广树立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并“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当年,黑龙江省落实新增大豆种植面积1000万亩,但是大豆产量相对偏低,收益不稳定,同时还存在政策性保险保障程度低、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为响应国家战略,中信期货再次运用“保险+期货”金融工具,助力汤原县大豆振兴。在汤原县政府的支持下,中信期货运用自有帮扶资金补充项目保费,在汤原县香兰镇开展大豆收入险试点。中信期货经过调研后,与保险公司设计了收入险方案,项目参保面积5504亩,参保农户132户,承保期结束时的赔付率为59%。
汤原县香兰镇大屯村的种植户王和,曾在2021年通过中信期货玉米收入险项目得到了保障。2022年,他主动参与大豆收入险项目,为其种植的582亩大豆进行投保,在项目结束时获得理赔15991元。他表示,“保险+期货”让他吃下了“定心丸”,将继续种植大豆。
中信期货与黑龙江省汤原县政府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
拓展服务边界
构建农业全产业链风险管理新生态
中信期货曾在2020年联合某酒精生产企业开展了首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保险+期货”价格险项目,为该企业1.1万吨玉米价格上涨风险提供保障;项目赔付金额30.77万元,赔付率达153.83%,为企业锁定了3600吨酒精的生产成本,成为截至目前国内保障医用酒精规模最大的“保险+期货”项目。该项目帮助深加工企业有效抵御了成本上升的风险,有效助力酒精出厂价格稳定。
该项目不仅彰显了中信期货作为国有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还为涉农上下游企业运用“保险+期货”防范价格波动风险提供了示范。通过购买“保险+期货”产品,企业可以将价格风险交由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处理。此外,中下游企业通过运用“保险+期货”工具,能够有效应对收购价格过高造成的成本上升风险,避免在农产品收购过程中出现刻意压价行为,进一步保障了农业生产主体的收入稳定。通过“保险+期货”业务,中信期货实现了对农业产供销各环节的保障,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良性循环。
精准施策谋创新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项目模式
自2020年起,中信期货持续在海南保亭开展橡胶“保险+期货”项目。针对橡胶“日日割胶”的生产特性,中信期货联合保险公司推出了“日日赔”的模式。与传统的种植类保险项目不同,该项目能够根据每日收胶价格与保险价格之间的差额,对参保胶农当天橡胶产量进行即时精准赔付。这种创新模式,不仅让胶农体验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还显著提升了当地橡胶的复割率和产量,避免了“救济式”的产业扶持。
2024年4月,全国首单“主粮作物冻灾指数”保险在河南周口正式签约。该项目基于大商所发布的“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由中信期货联合保险公司和气象科技公司共同开发,首次运用于我国主粮作物,防范“倒春寒”对粮食作物开花抽穗的不利影响。河南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肩负着我国粮食安全重任,但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影响产区农户收入和主粮生产。为应对气象灾害,“主粮作物冻灾指数”保险约定当冻灾发生,冻灾指数达到约定阈值时,保险公司按照保单约定向农户支付赔款。该项目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了全新的风险管理工具,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另一方面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粮食市场和社会稳定发展。
中信期货作为国内期货行业的领军企业,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公司连续九年开展“保险+期货”项目,得到了项目地区各级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示范模式。“保险+期货”项目不仅有效助力当地粮食、禽畜稳产保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通过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县域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辐射效应。中信期货与保险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从种植险到养殖险、从价格险到收入险的多样险种,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等各类涉农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切实发挥了金融服务乡村的重要作用。
下一步,中信期货将充分发挥自身综合金融衍生品领域专长,不断丰富“金融助农工具箱”,积极帮助农业经营主体排忧解难,护航农业稳产,为保障农民收入稳定性、保护农村生产积极性、保卫国家农业安全性注入金融“活水”,助力走稳农业强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