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5/2/pc20250211715221729ae04fce80b139a6a15b12cb.jpg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沙漠,被喻为“死亡之海”。2024年11月28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于田县,随着最后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5-02/11/036101.html

新疆农信发放近1300亿元贷款 为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助阵

2025/2/11 作者 韩红波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沙漠,被喻为“死亡之海”。2024年11月28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于田县,随着最后一株沙漠玫瑰被种植在这里,全长3046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环线就此全部被绿植包裹,这一防沙治沙史上“锁边”奇迹的背后,离不开新疆农信的长情坚守。

1978年,党中央作出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战略决策。因农而生、应农而兴、伴农成长的新疆农村信用社当仁不让地成了支持荒漠治理的金融主力军。40多年来,新疆农信胸怀“国之大者”,不畏艰辛、久久为功,为荒漠播绿助力。

特别是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关于统筹开展治沙治水的指示精神,新疆农村信用社围绕新疆大力发展沙产业、既治沙又致富的战略部署,积极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的县市提供金融支持。新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自治区联社)出台并下发了《关于做好南疆四地州信贷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辖内相关行社将信贷资源向区域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倾斜,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从2020年初到2024年末,新疆农村信用社累计在南疆五地州发放种植业贷款近1300亿元,为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让“治一片沙漠、富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赋能设施农业

让“围着火炉吃西瓜”成为现实

虽然正值冬季,但在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和田县,吃到刚摘下来的新鲜瓜果并不是什么难事。当地的新疆盛世华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世华强公司),在这里建造了占地万余亩的700座蔬菜大棚和200座水果大棚。走进这些高效节能的温室大棚,满眼皆是勃勃生机,十余种果蔬让这里俨然成为沙漠里的一个景点。

该公司负责人宋印强介绍道,公司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和田农商银行的鼎力支持。截至2024年末,该行累计为盛世华强公司发放了2000余万元贷款,帮助该公司实现了设施果蔬产业集中连片和规模化绿色发展。现如今,该公司拥有自主品牌“塔漠果蔬”,年产值约2.4亿元,为和田县12个乡镇提供了2000个稳定就业岗位,还辐射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5000余人就业。

培植“沙漠人参”

打通致富新路径

聚焦新疆“十大产业集群”中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的融资特点,自治区联社近年来先后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有机果蔬产业指导意见》《做好特色林果业信贷管理指导意见》等行业规范性文件,将南疆特色林果主产区作为重点支持区域,引导相关行社通过创新信贷产品、优化贷款审批流程等方式,持续加大对南疆特色果蔬产业和林果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将信贷支持范围扩展至肉苁蓉、甘草、沙棘、罗布麻等既有经济价值又抗旱节水的特色林草作物。

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红柳、梭梭等沙漠植物根部的寄生植物,具有补气益血的功效,素有“沙漠人参”的美誉。作为药材和食材,肉苁蓉的销量多年来保持着强劲上涨势头,而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县便是肉苁蓉的主要产区之一。

且末县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年中有100多天是沙尘天。2016年,9名退役军人在这里成立了一支老兵治沙队,决心扎根大漠从事肉苁蓉种植与加工,期望通过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实现治沙又致富的目标。多年来,老兵治沙队的队员们凭借坚韧执着的信念,共为1.2万亩荒漠披上了绿装,当地肉苁蓉的种植渐成规模。然而,因为生产与加工肉苁蓉相关产品投入大、周期长、利润薄、见效慢,资金短缺成为老兵治沙队无法攻克的“沙丘”。

关键时刻,且末县农信联社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了解老兵治沙队种植肉苁蓉的实际情况和信贷资金需求,在收集相关资料后,优化办贷流程、加快审批程序,于2024年末为老兵治沙队成立的新疆鹏程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授信2000万元,支持该公司上线一条生产肉苁蓉原浆、肉苁蓉粉剂和肉苁蓉护肝片的深加工生产线,为老兵治沙队送上治沙致富的“定心丸”。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为老兵治沙队提供信贷支持外,且末县农信联社还为从事肉苁蓉种植的新疆元亨启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放了1000万元贷款。

有了且末县农信联社的支持,现如今,且末县梭梭接种肉苁蓉面积已达8万余亩,并发展成为南疆最大的梭梭接种肉苁蓉种植基地,裹满黄沙的肉苁蓉也摇身一变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沙漠瑰宝”。

加持玫瑰产业

让“颜值”、产值两相宜

1997年,为了防沙治沙、摆脱贫困,新疆和田地区开始在条件适宜的县市推广种植沙漠玫瑰。近年来,随着治沙理念从“人沙斗争”向“人沙和谐”转变,当地提出了“因地制宜、以水定绿”的治沙策略,在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优先采用生物治沙,艳丽如霞的沙漠玫瑰因此在防风治沙中被赋予更多使命。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沙漠玫瑰在和田地区保持着相当大的种植面积,其中数于田县种植沙漠玫瑰的面积最大,全县现种植沙漠玫瑰4.8万亩。值得一提的是,于田县种植的沙漠玫瑰还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和田农商银行于田县支行,始终把支持玫瑰花产业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仅2024年就发放1373.23万元个人农户贷款用于沙漠玫瑰种植。此外,该支行还为当地3家企业发放700万元贷款,全力支持其对沙漠玫瑰进行收购加工,让玫瑰花茶、玫瑰花馕摆上了更多百姓的餐桌。

除了观赏和食用,当地不少企业也在积极开展附加值更高的玫瑰花精深加工,和田市的新疆和田阳光沙漠玫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田阳光沙漠玫瑰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此前,还是批发食品和日用品个体户的刘天志,在和田农商银行和田市支行首笔50万元贷款的支持下,决定成立新疆和田阳光沙漠玫瑰有限公司,开始探索发展玫瑰花精深加工产业链。

2019年以来,和田农商银行和田市支行累计为该公司投放近800万元贷款,帮助其走上了小而美、小而全、小而精的“芳香之路”。如今,和田阳光沙漠玫瑰公司已成为和田市发展玫瑰花产业的龙头企业,生产的玫瑰花酱、玫瑰花茶、玫瑰精油、玫瑰纯露、玫瑰蛋白粉等百余种产品颇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在这一背景下,和田农商银行辖内各支行也不断加大对沙漠玫瑰种植、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的信贷支持力度。近5年来,和田农商银行累计投放1.14亿余元贷款用于支持玫瑰花的种植与加工,使玫瑰花得以香飘大漠。

在和田农商银行持续多年的信贷资金扶持下,目前,和田地区的沙漠玫瑰种植面积达5.55万亩、产量1.26万吨、总产值1.89亿元,是国内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玫瑰原料种植基地。

从大漠边缘的百果林,到治沙一线的玫瑰园;从驰名世界的“冰糖心”,到供不应求的肉苁蓉……环塔克拉玛干沙漠一路前行,可以看见在新疆农信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下,“死亡之海”焕发出勃勃生机。

自治区联社负责人表示,新疆农信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锚定“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这项国家工程,结合《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总体方案》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9条措施,将绿色金融与全力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将金融服务范围逐步扩大至沙漠旅游、光伏治沙等方面,为治一片沙漠、富一方百姓贡献新疆农信力量。

上一条:山西省农商联合银行运城管理中心 奋力谱写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