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农信联社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践行社会责任,以“党建+N”为抓手,用“红色引擎”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金字牌”,推动形成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互融互促的生动局面。
“党建+共建联建”
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乌兰浩特市农信联社党委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发挥党委“龙头”、支部“堡垒”、党员“先锋”作用,构建“政务+社区+金融”服务模式,加快推进政府服务、金融服务“双进入、双叠加”。
该联社不断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开展“星级化亮晒比”、创建“坚强堡垒支部”,以党建引领金融服务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结合改革化险、普惠大走访、金融政策知识宣传等工作,走访辖内5个乡镇、10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国有农牧场党组织,共商党建共建合作事宜,深入了解农牧户、社区居民生产生活融资需求,搭建活动共建、责任共担、发展共谋的良好合作平台。
该联社以党建共建为媒介,成功与盟政务服务局、盟供销社等单位战略合作,推动政务服务向下延伸、向群众辐射,为群众打通“政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该联社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务服务体系和普惠金融体系,建立14个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站,与盟供销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供销社连接产销、服务城乡的优势和农信社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有机融合。
该联社开启“农信社+村‘两委’+农户”金融服务新模式,派出“金融助理”12人、“金融村官”18人,聘请“金融宣传员”63人,将“双基联动”作为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服务实体经济、电子银行业务推广等工作开展的重要方式,依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解决基层网点客户经理较少、农信社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党建+产业服务”
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乌兰浩特市农信联社党委以“春天行动”和“丰收行动”为契机,传承发扬新时代“挎包精神”,发挥“草原金融轻骑兵”流动服务优势,主动对接、挖掘资源,把银行服务从“窗口”搬到“村口”。
该联社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地市统发改革为切入点争取兴安盟统发代理资格,代发全盟12万余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截至2024年8月末,该联社已完成市直统发75.9万笔、金额1.36亿元;主动营销对利息收益、办理便利性有附加要求的国企存款,落地了首单协定存款业务1300万元;与内蒙古农牧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开展2亿元涉农贷款融资担保合作,开启了兴安盟地区农信机构与自治区级融资担保合作的新局面。
该联社实施行业、社区、商圈授信精细化营销,通过“揭榜挂帅”机制,形成“党员+员工+商户”的立体服务格局,分区域、分行业上门走访14个行业协会和9个街道社区及其所辖商圈,对655个政府、企业“负责人”和行业“带头人”、商圈“关键人”建立台账并逐一营销,初步形成“政府—行业—协会—客户—商圈—社区”的“链式”授信模式。通过走访,该联社新增小微商户1113户、城镇社区居民建档信息1010个,投放个体工商户贷款8653笔、金额6.58亿元,投放小微企业主贷款1849笔、金额2.63亿元。
该联社加强与基层联动,选派优秀的党支部书记和党性强的业务骨干深入企业调查了解融资需求,当好助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业务部门党员多次深入当地的龙头制药企业——内蒙古奥特奇蒙药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融资需求,为其发放贷款620万元。
该联社在年度授信实施方案中,单列“兴安盟大米”信贷支持计划,提前、批量采集各行政村符合授信条件的客户信息,运用评级模型确定授信额度,有效缩短办贷时间,实现客户足不出户就可获得授信。
“党建+民族团结”
织密民族团结“体系网”
乌兰浩特市农信联社紧扣“党味浓厚”,积极用好当地红色资源,一直致力于打造“红色文化支部”,成为兴安盟首家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的金融企业;将兴安盟“一馆三址”作为党支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常态化组织党员赴五一会址、乌兰夫办公旧址等地开展党性教育,激励全行党员在改革化险、支农支小、助力民族地区发展等工作中锤炼党性。
该联社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作为“规定动作”,结合班子成员下沉支部、开展调查研究、参与“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等时机,做好结对互助、帮扶慰问、观影共建等“自选科目”。近年来,该联社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等契机,走进武警支队、特殊学校、社区街道互动、帮扶、慰问,用实际行动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
该联社指派党员深入民族地区,用民族语言讲解金融知识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提高农信社亲和力;通过党建、工会、团委“三结合”,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激励关怀职工、凝聚思想共识;开展公益活动,让广大客户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企业品牌;组建摄影、音乐、书法等“八大兴趣小组”,为员工建立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积极向上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