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4/10/pc202410159fe2d16e64cf48e0822cb3c87e63ef66.jpg
顶云,头顶着的蓝天白云。一个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着诗意的地方,一个令人流连陶醉的栖居之地。俗话说:“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4-10/15/033527.html

醉美贵州 康养顶云

2024/10/15 作者 侯连灿

顶云,头顶着的蓝天白云。一个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着诗意的地方,一个令人流连陶醉的栖居之地。俗话说:“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一游客说,只要到了贵州,就看到了中国山水的全貌;走进了顶云,就走进了中国乡村改革的发源地。难怪这几年来,到贵州、到顶云的省外游客也渐渐多起来了。

顶云街道,隶属于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地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部,与关索街道、永宁镇、沙营镇和六枝特区接壤,辖区总面积80.2平方千米。古代为军事要塞,三国猛将关羽之子关索率部千里迢迢进入关岭,爬晒甲山,行茶马古道,翻山越岭,枕戈待旦,留下了“关山飞渡”的传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了顶云乡人民政府,现为关岭县顶云街道办事处。

因剧组拍摄需要,清晨我们摄制组一行从贵阳市出发,沿着沪昆高速赶往顶云行驶,放眼望去,沿途山峦一直陪伴我们,层层叠叠,蜿蜒盘旋。

天地有情,孕育万物。走进顶云街道的石板井村,“顶云经验”纪念园、纪念馆映入眼帘,整洁的村间小道向远处延伸。乾、兑、离、震、巽、离、坎、艮、坤,这八个方位的山峰由近及远,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两两相对,山山相合,深情守护着这片美好家园。山与山之间,依山而傍的上百户居民青瓦紫墙疏密得当,镶嵌在群山之中。村寨与村寨之间是良田沃土,碧绿色种植园区里,青黄色的黄瓜挂满了支架,往来劳作的村民脸上挂满了笑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顶云当地民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抒写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率先实行“定产到组、土地承包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造了“顶云经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面旗帜,与安徽凤阳并称为“南顶云、北凤阳”。至此,顶云名声在外,享誉了大江南北。在“顶云经验”这面旗帜的指引下,顶云人继续发扬“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党建为引领,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抓手,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寨”“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3A级旅游景区”“贵州省甲级村寨”“安顺市特色田园乡村集成示范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民族法治示范村”等殊荣。

清晨,阳光翻越重重山梁,洒进这片村庄,倍添几分生机与活力。年逾87岁的陈高忠老人,神情矍铄,怡然地坐在自家院子里,等待着我们的造访。他就是“顶云经验”纪念园中纪念碑碑座正前方镌刻着5名推动“定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画像人之一。回忆起40多年前的改革往事,陈高忠老人仍然激动不已。据介绍,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户们像打了“强心剂”似的,铆足了劲发展。但没有钱购买种子、化肥、农药,时任顶云公社信用社主任的王启彬心情非常沉重,贷款支持单干户又怕被查处,不支持错过了时节老百姓就没收成。在两难抉择下,王启彬冒着巨大风险,与农户“盟誓”,对贷款暗下办理,不张扬、不泄密,将信贷资金优先保证农户的春耕生产……信用社围绕农户的生产资金需求,进村入户摸底调查,发放了农业生产贷款。1977年至1981年,关岭县农村信用社共发放各类农业贷款611.6万元,平均增速63.01%,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笔者查阅了同期全省农信社的各类贷款投放情况显示:1978年至1981年,贵州农信社各类农业贷款增速分别是19.80%、25.91%、40.2%、25.9%,显然关岭农信社的支农力度远高于全省各地。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如今的农信社已经改制为农商银行,其在支农支小、服务“三农”工作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商银行员工挨家挨户采集农户信息,建立动态的农户家庭资信档案,通过数字化技术为农户精准授信,既确保了信贷资金用在“刀刃上”,又有效地规避了贷款风险。“农信社虽已改制,但初心未改,使命依然,将始终围绕着农民增收致富‘做加法’,不断满足农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只要是合规合理的资金需求基本都能满足。”提起顶云支行对当地的资金支持,贵州关岭农商银行顶云支行行长蒋亚红如数家珍,截至今年6月末,顶云支行已为辖区5433户农户授信4.37亿元,累计投放贷款13.13亿元,今年新增贷款3087.5万元;累计为665户农户发放“乡村振兴贷”1.16亿元,重点支持了当地红心猕猴桃、绿宝石梨、黄金梨、蜂糖李等特色产业发展。

当地的村支书黄俊插话说:“农商银行的服务是无可挑剔的,以前是背着挎包、算盘下乡,现在是带着电脑、配备终端下乡,线上线下办理,方便得很;村里的老人行动不便,打个电话,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就上门拍照、填报相关资料,社保资金就进入了本人账户。”黄支书一边介绍,一边指着远处说:“那就是我们村的黄牛养殖场,现有100多头,周边那几个绿油油的山头下面全是牧草,大约700亩,能确保冬天的饲草供给。”据了解,如今的“关岭牛”美名远扬,成为“中国五大名牛”之一。黄支书还介绍道:“去年我们村试种了200余亩黄瓜,今年扩大了两倍的种植面积,这些黄瓜不仅销往贵阳,还远销广东、海南等地,不仅让流转土地的农户赚了钱,还让种植大户赚到了钱,明年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把闲置低效的土地盘活流转出去,让更多村民增加收入。”

伴着夕阳的余晖,我们徜徉于“顶云经验”纪念园、陈列馆、体验园、乡愁研学基地,绚丽绽放的薰衣草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聆听黄支书述说当地党委、政府对村庄的远景规划,在传承先辈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顶云经验”中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特色优势,让“康养顶云”成为享誉全国的一张新名片。

(作者单位:贵州省农信联社)

上一条:家乡那片向日葵
下一条:美丽乡村 向阳而生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