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整改是确保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维护审计监督权威的重要保障,旨在解决审计发现的问题并推动组织的改进和提升。做实审计整改实现成果转化,关键在于理解和把握审计整改与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它们存在于审计业务的诸多环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整改意见的可操作性。首先,要对审计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哪些问题需要优先整改,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整改意见。其次,通过与被审计部门充分沟通,明确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就具体解决措施进行详细规划,以确保整改建议能够有效执行。
(二)落实“整改责任人”制度。完善整改责任制度,将整改责任分为“整改负责人、第一责任人、督促人”等“整改责任人”角色并明确到人,要求“整改责任人”对问题负起责任,并商定整改期限。同时,可以加强对“整改责任人”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其整改能力,增强其对整改工作的积极态度。
(三)加强整改督促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整改工作得到持续关注,按照时序扎实推进。可以设立专门的整改督促小组或委员会,负责监督整改进展情况;并及时跟进落实情况。同时,督促方应有足够的权威和资源来推动整改工作,对整改不力的单位或责任人予以相应的问责。
(四)整改成果由点及面推进。除了针对单个问题进行整改外,还要注重问题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通过对相似问题的梳理和整合,形成统一的整改方案,避免重复整改和精力分散;在逐个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形成长期的整改机制,预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总之,审计整改是一个持续跟进的过程,它从一个具有操作性的整改意见出发,在整改过程中需要“整改责任人”的积极配合、各部门的协作、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以及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的落实;通过抓牢审计整改关键因素,在整改过程中,加强成果转化,由点及面推进系统化整改,促进组织有效应对挑战,提升运营效果,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黄岩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