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称平城、云中,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有着灿烂的文化遗产、瑰丽的艺术珍宝,有“北方锁钥”之称、“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近年来,大同农信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深化对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认识,按照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党委统一部署,全力以赴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百姓美好生活,谱写了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绚丽篇章。
农信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是农信社的立社之本、兴社之基、发展之源。有这样一组数据,诠释了大同农信社的初心情怀与责任担当:截至10月末,大同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67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占比66.16%,较年初净增24亿元;支持乡村振兴项目贷款87亿元,金融精准帮扶贷款余额28亿元,涉农贷款和脱贫小额贷款分别占到全市金融机构投放总量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辖内八家行社均被当地政府授予“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称号。2023年4月,大同农信社获得大同市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状”。
诚信花开分外香
大同农信社坚持“姓农支农惠农便农”初心,牢记“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要求,依托助力乡村振兴“百行进万村 争创主办行”行动,以信用评级为载体,以整村授信为抓手,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让诚信之花开遍平城大地。截至10月末,大同农信社创建信用村240余个,为全市17万户农户评级授信53亿元,让“信用”变成“真金白银”,让“穷可贷、富可贷、不讲信用不可贷”的诚信理念,激发出普惠金融新动能;依托在全市建立起的超900个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采集、收集农户信息,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不仅让广大农户享受到了足不出村即可办理存、取款及转账业务等金融服务,还搭建起“金融服务站—区域办贷中心(网点)—授信审批中心”三级授信体系,累计发放“乡村振兴福农卡”6.5万多张,授信超12亿元,“一次授信、随用随取、随有随还、循环使用”,不仅让老百姓贷款变得像存款一样方便快捷,而且涉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服务民生显担当
大同农信社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定期对接当地农业农村局获取脱贫人口最新名录,进村入户、精准对接脱贫人口信贷需求,持续提高普惠金融的精准度、覆盖面。截至10月末,大同农信社累计投放脱贫小额贷款6000余笔、金额3亿元,占到全市金融机构投放总量的60%。
牢记“国之大者”,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春耕备耕、粮食流通收储加工等全产业链,大同农信社制定差异化信贷支持措施,为农户粮食生产提供保障范围全面、保障金额充足、保障程度充分的信贷产品及服务,全力为粮食安全提供金融保障,累计投放农业贷款5.1万余笔、金额97亿元;聚焦新市民群体,紧盯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将“一揽子”金融措施嵌入到产品和服务中,积极打造“适新市民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截至10月末,大同农信社累计发放新市民“晋享贷”1100余户、2300余笔,新市民金融服务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瞄准重点产业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大同农信社坚持把服务好乡村产业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结合农村地区的不同特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按照“一村一品”“一镇多品”“一县众品”的产业发展路径,丰富金融服务模式;强化产融对接,集成基层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力量,深入了解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产业发展等状况,通过“银政企”对接会、业务交流会、农产品推广会、金融知识宣讲会等多种形式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及时发现、培育和形成相关有效金融服务手段。
为支持重点项目,助力农业主体加快发展,大同农信社充分运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累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余户、发放贷款7亿元,支持农业龙头企业40余户、发放贷款6亿元,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16个、发放贷款0.87亿元,有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为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全力助推产业兴旺,大同农信社紧扣大同市“十四五”新业态规划,投放“八大特色产业”(黄花、畜牧、设施蔬菜、有机旱作、中药材、食用菌、杏果、农文旅)贷款32亿元,投放“九大业态”(冰雪、康养、会展、研学、演艺、赛事、影视、民俗、年俗)贷款7亿元,投放“三黄一红”(黄花、黄芪、黄小米、西红柿)产业贷款6亿元,不仅有力支持了特色农业品牌建设,还带动了农户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不竭动力。
大同农信社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围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明确责任机构与人员,配套专项信贷计划,强化专项考核引导,实现绿色贷款提质增速。截至10月末,大同农信社绿色金融贷款余额12亿元,完成全年投放任务的197.24%;今年前11个月净增4亿元,完成全年投放任务的191.97%,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作用初显。
改革创新机制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言“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信心。大同农信社对乡村振兴也充满信心,围绕“强团队、建机制、创产品、强激励、搭平台”五个方面狠下功夫。
强团队。大同农信社向信贷领域配备了816名信贷人员,占到全市农信社从业人员的34.2%,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为持续加大贷款投放提供了强力保障。
建机制。大同农信社实施“出台专门制度、组建专营机构、组建专门队伍、建立专项体系、推出专门产品”的“五专”机制,持续开展“阳光办贷”活动,将专业服务送到广大农户、涉农企业心坎上;出台《大同市农村信用社2023年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考核方案》,划分重点、管理和差异化三类指标以及43项评分标准,通过单独设置乡村振兴考核指标,并采取月通报、季考核、奖优罚劣等措施,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质效;出台客户经理尽职免责办法,为客户经理“解压松绑”,让其积极主动发放乡村振兴贷款。
创产品。大同农信社创新普惠金融模式,充分发挥灵活便捷优势,量身定制推出“富农”“惠民”“兴业”等6大系列,“惠农”“强农”“特色”等13大板块,“兴旺”“兴晋”“兴隆”等36款通用信贷产品,推出了“忘忧易贷”“云小贷”“活体贷”等新产品,为各类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强激励。按照人员配置和绩效薪酬向基层倾斜、向信贷部门倾斜的思路,大同农信社出台“三农”、小微等事业部专项激励办法,落实尽职免责条款,切实调动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针对首贷客户缺少优质抵押物、征信空白等客观问题,大同农信社进一步加大对新增贷款的考核激励力度,严格落实尽职免责制度,提高客户经理对首贷客户放款的积极性、主动性。
搭平台。大同农信社上线“晋享贷”服务平台,实现了线上申贷与线下放贷有效结合,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以上举措,不仅有力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还为全面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注入金融动能,更为大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2023年11月17日,已走过78年风雨历程的山西农信迎来了又一次的凤凰涅槃、又一次的改革重生、又一次的脱胎蝶变,开启了又一段崭新的征程。站在新起点,大同农信人将在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定位,强化使命担当,秉持“金融为民”的理念,将积极打造乡村振兴服务品牌,不断提升绿色生态产业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推进整村授信工程,主动对接各类涉农主体和农户的金融需求,以实际行动彰显地方金融主力军的责任担当,以新思维、新举措和新面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满意的“大同农信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