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消费。我国农村人口较多,消费增长潜力较大,如何激发和释放农村消费潜能,成为时下关注的热点。
要提振农村消费,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商银行是农村消费金融的推进主体,要在做好基础金融服务的同时,更好地支持农村消费。
农商银行应根据农民收入特点、消费观念等,将金融产品嵌入到衣、食、住、行生活场景,制定差异化的消费金融方案。《关于2023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优化乡村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进城农民及农村居民对住房、汽车、家电、文旅等方面的消费需求。”随着农村消费金融政策的落地实施,农商银行对内要优化消费类贷款流程,找准客户消费需求,提高农村居民贷款可得性;对外要加强与供销社、装修公司、汽车销售公司等机构合作,联合开展促进消费活动,激发农村消费活力,全力满足农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农商银行还应优化农村支付环境,借助移动支付便捷、迅速的优势,增加农民潜在消费。与城市相比,农村消费金融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这既有农村消费市场自身的原因,也与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薄弱、支付环境不完善有关。由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等相关机构发布的一项学术研究表明:移动支付能够降低恩格尔系数,促进居民消费,尤其对农村地区消费的影响更大。在数字经济和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支付成为创新驱动和拉动内需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农商银行要不断提高移动支付的渗透率,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为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近年来,一些农商银行通过完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聚合支付等电子渠道建设,架起了农村移动支付桥梁,改善了农村支付环境。但移动支付在农村仍面临安全标准不统一、消费者保护意识欠缺等难题。对“内”而言,农商银行要协同发展,建设统一的,符合农民、农村特点的,互联互通的移动支付标准和平台,形成具备农村金融行业优势的支付体系,支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打造差异化市场竞争力。对“外”而言,农商银行要通过与商业机构或公共服务部门合作,共创商业模式、共建服务流程,将移动支付工具融入各类交易场景,形成移动支付生态圈,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民消费。
鼓励农民消费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如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也是农商银行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目前,我国农民的经营收入主要依靠农产品销售。随着农产品直播间的火爆,使直播带货发挥了扩大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虽然农商银行在直播带货领域进行着积极尝试,但与新机遇伴随的是探索过程中的挑战。
直播带货的火爆主要还是源于流量经济。从这个角度看,农商银行直播带货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投入还有待加强。为此,农商银行要在内部培养电商运营人才,打造自己的“主播团队”;宣传文案要“足够有趣”,吸引更多粉丝的关注;同时还要实现直播常态化,提升粉丝留存度。此外,农商银行也可以引进外部运营公司,对直播账号进行全方位包装,通过持续不断的内容输出吸引公众广泛关注。
农村消费市场前景广阔,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支持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商银行要积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在我国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修内功、练外力,更好彰显“农金”的作为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