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3/8/2023080154064ef620074d42bcfd552e06dd135b.png
对话嘉宾 胡圣留 安徽岳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宋广厦 山东沂水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周海军 湖南安乡农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3-08/01/025469.html

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对话胡圣留、宋广厦、周海军

2023/9/28 作者 龚杰 刘欣欣 李宽军

对话嘉宾

胡圣留 安徽岳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宋广厦 山东沂水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周海军 湖南安乡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

(排名不分先后)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龚杰 刘欣欣 李宽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相比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更高,加之农业生产经营周期较长,对融资规模和融资期限结构的多元化、差异化,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效,结合地方实际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等,值得深入思考。本次“对话”邀请了安徽岳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圣留,山东沂水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广厦,湖南安乡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周海军三位业内专业人士,畅谈农村金融机构如何审时度势,把握政策,大力支持现代农业,积极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金融需求,为农村金融机构工作者如何支持地方特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主持人:您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瓶颈在哪里?

安徽岳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圣留:

竞争瓶颈。在普惠金融的政策大背景下,大型银行开始加速下沉,利用其资金价格较低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地方性金融机构优质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客户进行“掐尖”“挖根”营销。

信息瓶颈。我行当前辖内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信息不对称问题尤其突出,难以全面掌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销情况、经营收入等信息;难以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信用评估及对贷款的全程跟踪。

风控瓶颈。农业受自然和市场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投资风险大、回收周期长、回报率低,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规模不大、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其营运规模、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无法真实判定,普遍存在信用风险违约高现象。

山东沂水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广厦:

信息不对称是“掣肘”。农户的生产方式与工商企业不同,其资金需求往往具有“散、小、急”,季节性强的特点,由于缺少规范的财务报表和系统的交易记录,金融机构很难获得其真实的经营状况,导致银行与经营主体之间无法及时达成合作。

农业生产弱质性是“根源”。农业生产对自然的依赖性强、抗风险能力差,加之农产品市场结构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极易受到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政策风险的影响,经营状况不稳定,缺少稳定可靠还款来源。

抵押担保不足是“瓶颈”。现阶段,由于新型经营主体普遍规模较小,缺乏足额的抵押物,在一般金融机构授信额度上受到限制。加之受传统老旧思想影响,部分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者不愿意找担保人贷款,抵押保证方式受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获取信贷支持的渠道。

湖南安乡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周海军:

从目前看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瓶颈主要体现在抵押和担保方式不足。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过程中,前期准备需要建设农业大棚、畜禽养殖舍、购买配套生产设施、支付土地流转费用等。这些扩大经营规模、基础性建设的过程,必然会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部分具有规模小、固定资产少、抵质押物少等问题,其资产主要是大棚、圈舍、农业机具、牲畜等,这些资产作为抵押物很难被银行认可,即使认可也会面临处置变现难的困境,这就导致银行需要谨慎授信。目前,由于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担保和抵押品,因此只能申请融资额度较小的信用贷款。仅靠信用贷款,在额度上是满足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增长在资金需求。这些申请信用贷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户数多、分布广,多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贷款额度较小,对其扩大生产经营的帮助有限。所以特别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农业担保公司的相关支持。

主持人:您认为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又将如何破解这些难点?

安徽岳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圣留:

面临的问题。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立门槛较低。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缺乏规范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家庭经营特征明显,往往是业主自己担任会计、出纳,生产、生活资金难厘清,财务信息不透明;资金结算不通过银行结算账户,或随意通过其他个人账户,难以掌握其真实经营情况。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销、成本、市场、盈利及风险等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全面掌握,无法对贷款对象的信用及风险状况进行全程跟踪。

应对策略。一是丰富金融产品种类。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可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分门别类开发实用有效、风险可控、多元科学且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金融产品有更多的选择性。二是尝试创新贷款模式。当前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的模式仍属于传统模式,担保方式单一;在完善扩大传统信贷产品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机具和大棚设施、活体畜禽、养殖圈舍以及农业商标、保单等抵质押贷款。三是持续加大走访对接。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名单制管理,积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工作,实现对新型经营主体走访全覆盖,全面了解其经营信息;建立健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采集和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其守信、重信带头作用和辐射效应,积极培育、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

山东沂水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广厦:

问题。一是信息获取不对称,数据获取难度大。银行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平台,银行采集信息难度大、成本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闭塞、求助无门,供需难以精准对接。二是风控模式有待优化,风控重点更应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模式传统,集约化水平不高,目前属于发展阶段,运行不够规范。总体来看,抗风险能力较弱,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弱,银行传统风控模式和风控重点仍需进一步优化,逐步由“重当下资产”向“重项目潜力”转变。三是配套设施不完善,信贷需求不旺盛。由于农村基础薄弱,人才大量外流,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严重,管理理念相对落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受限,自身扩大规模、加大生产的意愿不强,信贷需求较弱,银行信贷投放的受众人群萎缩。

措施。一是持续深耕网格,“种”好自身“责任田”。牢记为农服务的初心,传承并弘扬好“大挎包”优良传统,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做好精准服务。为真正做到深耕本土,服务精准,我行开展了“金融惠民工程”“目标客群精准对接”“同心同行大走访”等活动,将全县各类客户群体划分到1634个营销网格中,通过系统比对,逐步确定“待服务清单”,向空白村、空白地区发力,针对不同客群,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差异化的服务。二是提供差异化特色服务,破解信贷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难题。我行坚持“做他行做不了的客户,做他行做不了的服务”,突破传统,仅以征信记录、仅以资产授信模式,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编撰《“不全好”客户案例选编》9期,通过判例法,对“不全好”客户成功获取贷款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操作流程和风控点,为其他客户经理办理类似“不全好”客户贷款提供参考;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信用瑕疵与涉诉类客户准入管理的通知》,在严守风险底线基础上,设定9条准入条件,明确具体定义、操作、准入及管理要求,把好准入关,为缺少足值抵押物、缺少担保人、信用瑕疵类、涉诉类等多种“不全好”客户提供服务。三是开展“首贷”培植,主动创造信贷需求。为解决客户需求不足的问题,我行主动培育客户创造需求,把有发展潜力、有潜在效益的项目介绍给客户,持续为客户打造金融应用场景,提供资金、技术、运营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帮助客户做大做强;在每个乡镇选取1个至两个典型项目,每个村庄选取1名至两名“致富带头人”,为他们提供全流程的支持和服务,优先助力他们增收致富,做大做强。

湖南安乡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周海军:我认为主要还是经营效益不理想、“融资难”的问题。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基本投入,还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一是资金短缺的问题。如果发展资金不到位,就没有办法进入经营周期,这样就产生不了效益。二是适应市场的问题。从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而言,农产品种植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水平不够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要求,主要表现为“两多、两少”,即大宗产品多、特色产品少,原料型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三是特色农业发展的问题。高端果蔬、特色养殖等附加值较高的特色农业发展缓慢,不具备令银行信服的利润空间。换言之,在银行的分析当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风险与获利严重失衡,银行出于对风险和发展的考量,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会较为谨慎。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破解这些难点。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者方面,要与时俱进,积极向市场靠拢,适应市场需求;完善内部财务制度、强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硬实力,确保融资时获取银行信任。二是银行方面,要创新金融产品,放宽涉农信贷抵押物范围,灵活设置产品期限;积极创新金融产品,要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特点,设置相匹配的信贷产品;适度开发土地流转贷款、原材料收购贷款、农产品供应链专项贷款等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贷款品种,采取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等方式满足其差异化的金融需求。

主持人:以您所在的金融机构为例,在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效,结合地区实际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保障机制等方面,采取了哪些创新措施,推出了哪些产品?取得了哪些成效?

安徽岳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圣留:为摸清辖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情况,我行积极对接农业农村局以及有关部门,获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清单,根据经营主体的注册地和经营地落实责任网点。同时,我行以开展“乡村振兴 大走访”活动为主抓手,加大走访推进力度,提高走访质量,细化客户分层。今年以来,我行累计走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87户,发放贷款48户、金额2.03亿元。

为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堡垒作用,我行派出业务骨干,主动担当起乡镇“金融村官”的职责,与各村(社区)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截至6月末,我行共派出“金融村官”65名、“金融副乡(镇)长”13名。

山东沂水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广厦:我认为,提质增效的关键是要在现有金融服务模式和基础上实现突破和提升,对内坚持文化引领,对外坚持品牌制胜,与员工、与客户、与县域同频共振、同心同行,用温暖、高效的服务,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一是凝练企业文化,为服务积蓄核心动力。为进一步凝聚积极进取精气神,深化农商银行“暖银行”“快银行”形象,提炼总结了农商银行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企业精神,我行设计了“彤彤”“欣欣”“犇犇”3款IP形象,4月举行了企业文化暨IP品牌形象发布会,推出“同心”文化品牌,设计了企业文化墙、文化衫等,开展同心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让客户感知到我们是一家知你懂你的暖银行、快银行。二是抓牢“四雁”及“首贷”客群,为寻求新的服务增长点,培育自身忠实客户,聚焦“四雁”客群,主动发掘培育项目,帮客户圆梦,帮助他们“点石成金”,目前已走访“四雁”客户1003户,成功发放贷款1800户、金额4.27亿元;聚焦“首贷”客群,4月拍摄第四期农商银行“致富经”《蜜薯带来新曙光》,主动创造信贷需求,将潜力大、可行性强的项目复制推广,立足合伙人身份,帮小户做大、帮产业做强,已培植“首贷”客户171户、发放贷款1.78亿元。三是优化“以实干、能力论英雄”的选人用人机制。为倡树实干为先的选人用人导向,将科学准入、竞标竞岗、双向选择等环节变为常态化机制,开展中层干部竞聘,主要考验干部思考力、创新力、管理力、执行力,变“以业绩数字论英雄”为“以实干能力论英雄”。

湖南安乡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周海军:一是加大走访力度、主动对接,为有融资需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保姆式”金融服务,把金融服务从银行的厅堂窗口“搬”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田间地头。今年4月-6月期间,我行开展了“五进五访·普惠营销”活动,对“七类客户名单”走访有效对接面达100%;普惠型贷款投放较3月末净增7851万元、有效贷款客户较3月末净增180户;新拓展有效收单商户965户,成效显著。二是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特点,创新与之适配的信贷产品。安乡县是国家商品鱼生产基地县和“全国渔业生产百强县”之一,拥有国家级湖南洞庭鱼类良种场。我行聚焦安乡渔业产业发展,针对渔业相关产业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出产品“乡村振兴·渔业贷”。该产品是我行与“正园饲料”等五家水产饲料加工企业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客户共享,采取“企业+经销商+客户”的模式,为从事渔业相关产业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高效的资金支持。

主持人:数字普惠金融是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以您所在的农金机构为例,在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数字普惠金融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方面有哪些实践经验可供分享?

安徽岳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圣留: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这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实现广泛普及的金融模式,降低了金融服务门槛、交易成本和信用风险。我行的“金农易贷”系列产品,“金农农e贷、金农信e贷、金农商e贷”等产品都是在数字普惠金融理念指导下推出的服务于“三农”产业和乡村振兴的特色产品。“金农易贷”系列产品实现了线上申请、自动审批、一次授信、循环使用,同时客户通过手机银行APP可以自主发起借款、还款和转账支付等操作,真正实现了“随用随贷”,大大提升了广大农户获取金融服务的及时性和可获得性。

我行秉承数字普惠金融理念,通过与政府机构、第三方可信外部数据供应商的合作,再加上对自身积累客户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能在有效提升信贷资金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的同时,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我行与县农业农村局合作共同建设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综合平台(又称“三资”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将银行与村集体、财政局和农业农村局等政府机构实现互融互通,在实现对全县行政村及社区的资产、资源和资金的全面管理。在这些村集体中就有不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他们本身也兼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属性。通过该系统,金融机构能在政府机构提供的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的项目或产业提供精准的信贷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截至6月底,我行累计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授信122户、授信金额4.26亿元,用信79户、累计用信金额3.16亿元。

山东沂水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广厦:数字普惠金融是未来发展大势所趋。金融科技能够有效提升客户服务体验,让服务跨越物理媒介,让银行与客户“零”距离。银行可以精准“画像”客户,有效把控风控的同时,还可以“投其所好”,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专属服务,是实现未来“双赢”的关键。一直以来,沂水农商银行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旨在打造一家“智慧银行”,为客户提供更有温度、更有效率的智能服务。

2022年,我行与银雁科技集团合作成立“数字化转型联合创新实验室”,主动对接前中后台业务部门及一线网点,征集业务需求,疏通业务堵点,重点推动了数字化营销运营平台、智慧网点转型等项目。

今年4月,我行邀请14家科技公司举办了数字化转型论坛,聚焦提质增效目标,研讨制定未来3年至5年数字化转型规划,明确了以客户和员工为出发点的经纬度结构,建设数据中心,实现精准“画像”、精准服务、精准风控、场景打造等功能,着力解决营销效率不高、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

湖南安乡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周海军: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安乡农商银行利用“福祥—湘农E担贷”产品进一步疏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担保渠道,提升服务效率。该产品是基于“银担”系统直联的线上化“银担”合作模式,重点支持农林牧渔生产以及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产业融合项目。符合担保条件的涉农主体,可直接通过湖南省农信联社系统的移动营销平台,一次性办理担保和贷款的全流程业务,线上签署担保合同和贷款合同,自主选择贷款金额、随借随还,实现业务“当天申请、当天办理、当天放款”。可实现贷款手续简化、效率提升,客户不跑腿,在家享受办贷便利。切实解决了新型农业主体担保额度不够、信息共享不畅、业务办理不快等痛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地方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了农村普惠金融及乡村振兴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