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2/6/pc202206282883e3b90408461aadece74d419b9855.jpg
目前,随着社会征信体系的逐渐完善,全国各省市都在着力搭建完善信用生态体系,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人们经常将“乡村产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2-06/28/019065.html

推进农金机构线上信用生态体系建设

2022/6/28 作者 宋东阳

目前,随着社会征信体系的逐渐完善,全国各省市都在着力搭建完善信用生态体系,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人们经常将“乡村产业振兴”和“线上信用生态”这两个词连接起来,而最大契合点最终归于为“农村信用”这一优势资源嵌入更多的应用场景。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就推进农金机构线上信用生态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对策建议。

统筹推进线上信用生态体系建设

制定长远规划,发挥地方金融机构牵头作用从优化信用环境、金融环境出发,制定长远规划,赋予地方金融机构牵头线上信用生态体系建设相应的职权,将各项工作管理到位,由浅入深地推动地方线上信用生态体系建设。

引入“线上信用体系”模型,赋予线上信用体系地方色彩可仿效上海、温州、南京、杭州等南方城市,加强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办公室引导作用,引入“线上信用体系”模型,深入开展工商、税务、社保、公积金、民政、农业农村、团委、妇联、组织部等部门的社会信息资源深度整合,让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做好“中介”和“催化剂”,建立畅通的信息获取渠道,打造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生态链。如杭州、南京等城市将社会信用资源整合后,依托阿里大数据平台,建立了完整的信用数据渠道链条,让“阿里金融”“京东金融”、地方金融机构参与其中,尤其是为周边农村地区规模化生产经营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助推了金融、信用“双提升”。

开展相关人员事前培训工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和一线监管人员的指导与培训,组织专门人员学习兄弟省份经验,确保“线上信用体系”能用、会用,提高落实监管机制的“软实力”。

打造开放性“线上信用生态体系”平台

以开放性线上信用大数据为切入点,丰富“文明信用”内涵一是结合人口普查工作的开展,瞄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瓶颈,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整合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第三方大数据等平台,对农户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升级。二是结合线上信用生态创建,以“乡风文明”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村民“信用资本”,打造“以文明信用创评为基础、以金融科技为支撑、以普惠金融为目标”的支农惠农新模式,真正体现“文明信用”的社会价值。

以金融机构智慧营销服务为切入点,准确绘制农户信用画像一是以金融机构智慧营销服务为切入点,高度重视“客户画像”“数据透视”功能,经过“点对点”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为营销提供针对性服务指向。二是结合金融机构各类特色贷款,在对用户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的同时,提高系统对原始信息的关联分析、归纳总结等加工处理能力,利用大数据测算平台,以及手机办贷和微信申贷信息,建立贷款用户信用数据库。同时,结合其信用表现,进行用户信用画像的刻画;结合开展场景金融活动,注重针对性拓展客户和分层重点营销,让农户享受到智慧数据平台带来的生活便利。三是针对金融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村委不良贷款占比较高与存在信用环境差、债务执行难等问题的村庄,结合“送金融知识下乡”、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挂职,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以信用数据集合共享为切入点,实现“一张网”“全覆盖”通过与工商、卫生院等部门建立信用数据共享系统,对于不良经营行为、医药费拖欠等农户进行信用筛查;同时,考量其存贷款信用情况,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数据库和平台开发建设上统一模式、统一推广,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信息安全,打造全方位线上信用生态体系。

加强信用体系动态采集监管

常态化开展宣传推广地方政府、村委应通过新闻媒体、村里宣传栏、墙头喷绘广告、公交广告等系列媒介,加大对农村基础信用建设及乡村振兴产业优惠政策的宣传推广力度,形成农户“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会舆论导向,让人人皆知守信带来的金融政策红利。

建立动态化信息采集管理机制,实现100%管理覆盖在引入“线上信用体系”的前提下,打造依托“平台+端口”的农户信用信息平台,将信息采集端口拓展到政府专职采集员、银行、企业,甚至开放“被采集信息主体”自主更新端口,突破农户、农村经济组织、行业参与者界限,实现信用信息采集的分散化、动态化和大数据交叉验证。

智慧化升级“政银”合作模式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与农业农村局、各级村委升级战略合作协议,优化“智慧+”金融服务方案。例如,创新打造“码上收、线上付”三资管理智慧模式,为辖内乡镇开立专户、布设聚合支付二维码,解决村“两委”对账难、统计难问题,打造“聚合支付+智慧政务”模式,形成“农业农村局—村经管站—村级组织—村民”资金流通闭环,实现“智慧社会管理”成果向“线上信用体系”导入,强化社会力量主导力度。

着力丰富信用体系应用场景

公示信用激励政策提供方“联系人”在政府专职采集员、银行、企业、信息主体自身参与的前提下,对农村村民日常消费、生活服务、金融信贷等信息进行充分采集,对各级惠民政策涉及“信易贷”“信易购”“信易医”等薄弱环节的福利待遇提供方信息进行公示,如对本村“信易贷”金融服务员进行公示,确保享受信用激励政策的村民便捷获利。

确保普惠金融激励机制落实到位一是应发挥农村金融机构挂职服务人员的“金融纽带”作用,建立起“亲、清”的政银关系。积极与当地“就业办”合作,争取创业担保资金,在农区内积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持续延伸网点功能定位,打造“零距离”式金融服务,创新“农金员+农金通+自助设备”模式,打造“农村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业务不出镇、基础信用红利人人享”的良好金融环境。二是地方金融机构应结合农村的实际特点,以农民易接受的方式宣传金融法律知识、信用知识,积极开展“送金融知识、信用知识下乡”活动,重点围绕农村集市、农贸市场、综合商场等人流密集区域,大力开展“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和普及;同时夯实线上信用生态体系建设的思想基础,使农村企业和农民养成良好信用意识,提高农民对信用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三是打造“以文明信用创评为基础、以金融科技为支撑、以普惠金融为目标”的支农惠农新模式,真正体现“文明信用”的社会价值,让文明信用户更好地获得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对信用模型中得分较高的农村居民,特别是农村优秀党员、各级获奖人员、创业青年等群体提供低息无抵押信用贷款,在信贷产品、信贷利率、信贷抵押等方面给予便利化的扶持措施。

(作者系山东乳山农商银行副行长)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审计策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