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里有多远?在金融服务领域,一公里是一段任重而道远的路程。随着县域金融发展日益加快,对于长期占领金融市场“高地”的建设银行而言,县域乡村金融市场这“最后一公里”便成了一道课题。想要快速发展、开辟新阵地,就必须咬紧牙关走完这“最后一公里”。
建设银行湖南省益阳市分行安化支行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四段故事,讲述了乡村金融的“酸甜苦辣”。
“辣”的终极奥义对湖南人来说,是刻在骨子里的,对于建设银行人来说更是如此。
乡村金融的“辣”,是刻在湖南建设银行人骨子里的“霸得蛮”(湖南方言,形容霸气十足,不服输的拼劲),不管是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还是在大雨磅礴的道路上,又或是在白雪皑皑的山峰上,再苦再累,他们都克服困难,跋山涉水也要把金融服务带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千辛万苦都不能阻挡他们“霸得蛮”的乡村金融团队。建设银行人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构建“裕农通”金融服务模式,也正是靠着建设银行人不怕“辣”、敢吃“辣”、想吃“辣”的个性,打通了乡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农村居民可以享受到全面的金融服务;就是这股“辣”劲“,辣”出了农民的“小康梦”。
那么,乡村金融的“酸”呢?
乡村金融的“酸”,是建设银行人开车三个小时到“古楼”、到“南金”的脚酸,是他们办卡时举着移动终端找不到信号的手酸,但更多的是来自不被人理解的心酸。
安化县有433个行政村,各乡镇区域分散,路途崎岖,有的距离建设银行网点要驱车5个小时,部分村民因接触金融服务甚少而十分抗拒。建设银行益阳市分行乡金团队年龄结构偏大,其中彭叶兰今年即将退休,李勇也53岁了。就是这样一支“老黄牛”团队,忘却年龄,突破身体极限去承受来自部分村民的不理解、不认可,甚至是不信任。金融服务从0开始到全覆盖,从“老黄牛”的心酸到出生牛犊的壮志凌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并不平坦,安化县山路崎岖,沟壑纵横,坡陡弯急,南北两乡路途遥远。面对这艰难困苦,建设银行益阳市分行安化支行乡村金融服务团队毫不退缩,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真诚感动每一位客户。无论山路多么崎岖,悬崖多么陡峭,弯道多么曲折,水流多么湍急,他们都笃定前行。一路走来,虽然有艰辛,有迷茫,有汗水,有泪水,但金融服务团队凭借强大的自驱力,以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的信念,坚守在乡村金融服务第一线,用艰苦努力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个人的梦想只是梦想,一群人的梦想就是民族之光。建设银行益阳市分行安化支行金融服务团队用辛勤的汗水托起了乡村振兴的梦想,引金融“活水”浇灌村民的希望,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磨炼出建设银行自身的“香气”。
乡村金融的“甜”,是产业兴旺、金融惠农的“甜”,也是村民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甜”。建设银行益阳市分行用金融力量不断推动乡村发展。安化县羊角塘镇的黑腌菜,大裕社区的山茶油,大坪村的竹笋大米,白沙溪村的正宗百花蜜等特色产业发展是羊角塘镇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建设银行益阳市分行为乡镇引擎加注“燃料”,助力羊角塘镇创新发展动力更强劲。10万元-20万元不等的“裕农”贷款,实现了产业联合、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这是村民日子红火、有希望、有盼头的“甜”。
这里的年轻人和大多数农村年轻人一样,为了讨生计,他们选择外出务工,来自城里不定时的汇款便成了大山深处家人们的生活保障。村里有一位老人叫卢善湘,今年75岁,以往老人想取点钱需要走三四公里路。为了省钱,卢善湘有时走上几里甚至几十里路去县城或者镇上取钱。随着老人年龄越来越大,这段路也越来越不好走。
随着“裕农通”服务点的开通,卢奶奶便成了这里的固定客户,每月子女们打钱来,服务点的工作人员便总能看到卢奶奶的身影。卢奶奶总会使劲地拍着工作人员的肩膀说:“银行开到家门口,真好!”
建设银行益阳市分行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这正是从金融服务三农中品味到的产业兴旺、人民幸福、乡村振兴的“甜”。
用脚丈量山路,用爱织就“金湘图”;山路十八弯弯不住建设银行人的脚步。一公里有多远?步行大约需要十分钟;乡金路上的“最后一公里”有多远?益阳市分行安化支行人已经走了六年。
在湖南益阳市、安化县,随处可见这样一群建设银行人,他们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想尽千方百计,历经千辛万苦也要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瞻望未来,建设银行益阳市分行将以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使命,根植乡村,服务农民,久久为功,在“十四五”期间,全面赋能乡村振兴,砥砺奋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