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助力乡村振兴集结号的吹响,来自机关本部和城区支行的百名青年闻讯而动,投身到田园阡陌间火热的“新金融”行动中。从此,建设银行的“活水”善流便随着这群青年人的脚步,进一步润泽到了偏远的深山老林、广沃的江汉平原和绵延的革命老区。
湖北省63家县域支行均位居县城,对乡村市场的耕耘早先是缺乏合适的产品和渠道,乡里干实业的村民一直对借贷心存畏惧。一怕民间借贷高息,二怕找银行贷款需要托人找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工作,青年们首先努力突破方言的隔阂和表达习惯的差异,拉近与乡民的距离并培养信任感,通过拉家常式的言语交谈,传递着国家和建设银行的惠农政策、金融知识与真情实意。
青年们积极践行“新金融”主旨,无论是在产业分散、数据分散、主体分散的大多数地区,还是在显现特色产业的局部区域,他们依靠大数据产品、智能化系统步步为营。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百名青年面对热情好客的乡民,致力于纾解脱贫致富的堵点、难点,彰显“新金融”的实践。
“新金融”涌入田间地头,让乡村的融资成本大大降低,融资行为更加规范。青年们的下乡行动,也引发了同业的效仿和跟随。他们致力于通过信贷促进产业兴旺,同时践行与传播“清亲”的“银客”关系,也间接促进了乡风文明;他们既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桥头堡,也是代替全行传播关爱留守儿童、弘扬志愿者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爱心大使。
随着业务量和口碑的拓展,青年们逐渐突破了早先对乡民和农业的刻板印象。他们访政府、走企业、下乡村、进社区,以扶贫村和员工老家为起点,以县政府、村支“两委”、村集体为支点,除了解传统农人外,还结识返乡创业的专技人才和功成归来的致富带头人以及回报家乡的大学生村官、寄情田园的退休干部等扎根这片土地上专精“小而美”事业的新农人;在了解本土种植养殖业外,还发现一些城乡融合的硕果,如艺术设计的园林村落、可供采摘的热带水果、享受听音乐按摩的猪牛羊、农家圈养的鸵鸟场等。与他们的选择一样,新农人们的回归是顺应趋势的选择,亦更多代表的是逆城镇化人口流动的潮流。回乡创业背后所凝结的乡土深情、专技特长、诗与远方,也在展示着乡村这片热土的独特魅力和独有价值。
亲近乡村的青年们,在山水田园的奔走中,在助农学农的再教育中渐渐深刻领悟了乡村的内涵。干好这份事业需要情怀,这份情怀除了暂别妻儿的奉献精神,还有促进产业兴旺的使命感,也包括在关心粮食与蔬菜的过程中,对生活品质和生命健康的自我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