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去年10月湖南益阳市农信系统四季度工作会议上,湖南省农信联社益阳办事处主任沈中心这样说过:“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我们抓好扩户增面、做好整村评级授信,而且还需要融入我们的支农情怀。”
也许有人会说,农信事业已经干了整整七十年,我们从过去的信用社已经华丽转身成为农商银行,没有支农情怀怎么能走到今天?
“情怀”二字可以说是老生常谈。诸如“,背包银行”离不开情怀,走村串户离不开情怀,整村评级授信离不开情怀,企业文化离不开情怀,凡是涉及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似乎都与情怀有关。
“情怀”二字不是“背书”,也不是脱离实际,它是一种坚守,一份执着,一片真情,一颗真心,一腔大爱。尤其是我们的支农情怀,它不是吹过山谷的一阵风,也不是划过眼前的一道闪电,而是融入大地泥土的一粒粒种子,滋润百姓心田的阳光雨露,它是有土壤的,它是有根的,它是能够开花结果的,它是能够为三农大地倾吐芬芳的。
因为,我们的农信之花开在广袤的大地上。
因为,我们的支农情怀深深扎根在农民兄弟的心坎里。
几十载的农信生涯,我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见证了国家的发展,见证了农民的富裕,见证了农信事业的欣欣向荣……
然而,见得越多,我更加热爱我们的事业,因为我们是国家三农政策的宣传队,是落实富民政策的践行者,是播种大地希望的垦荒人。在我的身边,有无数个为支持三农呕心呖血的身影停留在高山,停留在田野,停留在农舍,停留在轰鸣的工厂,停留在山涯水畔……
在我工作的每一个日子里,他们的身影常常在我眼前浮现,我甚至惊叹的发现,他们的身影牵引着我身边的每一位同仁,迈着他们的足迹朝着为实现中国梦奋勇前行。前行的路上,有无数个牵引者,有无数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有无数个令人心动与伤感的回味。
我深深地记得,常德津市李家铺信用社主任刘玉民,为解群众燃眉之急,在身患肝癌住院期间扯掉吊瓶为民办事的故事,荡气回肠,震憾人心;安化苍场原老主任周世林,大年前夕之夜,冒着风雪为企业销售冰花魔片的身影,二十多年来,在我眼前挥之不去;在去年扩户增面与整村评级的征程上,东坪支行四十六岁的女同志蒋慧,面对海拔1346米高的辰山村,她足迹踏遍家家户户,任何一位群众看见她就像见到了亲人,她让农商银行的支农情怀在大山传递,她把建设有温度的百姓银行融入了百姓心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得饱、穿得暖、生活好是每个人最质朴的愿望。安化农商银行作为农民自己的银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理应肩挑重担,理应倾注一片真情,理应急百姓之所急、解百姓之所需,扎根乡土大地,深入开展整村评级授信,真心融入支农情怀。这份情,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动力;这份情,是融洽农民兄弟的鱼水之情;这份情,是农商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这份情,是安化农商银行浇灌脚下这片富饶土地的甘霖。
为矢志不渝地践行这份支农情怀,沈中心来益阳一年,深入各农商银行分支机构现场把脉,开方问诊,每到一处,他详细了解支农现状,询问整村评级授信落实情况,记录同志们开心与辛酸的故事,传授做好支农工作的办法与经验。当我们倾注这份热爱与情怀时,脚下的热土总会不吝回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为我们对脚下土地的热爱,因为我们对助力乡村振兴充满了无限情怀,才使三农大地满目金黄,才使全市农信系统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才使建设有温度的百姓银行绽放绚丽的光芒。
农村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农商银行事业就是在这片沃土上放飞希望。曾经,我从前辈的情怀中看到了三农的欣喜;现在,我从每一位同仁的情怀中看到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希望。
八千里路云和月,七十年征程一挥间。不管时光如何流过,只要我们爱三农,守初心,为支持三农融入更多的情怀,乡村振兴就会在我们的耕耘下焕发新的生机。
(作者单位:湖南安化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