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W银行加大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力量,运用审计模型成功获取批量疑点数据,大大提升了审计覆盖面及精准度。为进一步提升审计质效,W银行审计部组织全体审计人员定期召开审计模型探讨交流会,各审计人员根据前期的工作情况,提炼审计项目经验,就创新审计模型方面集思广益,提出数据模型设计思路。
创新思路,牵出线索 审计模型探讨交流会上,就借名贷款方面的审计创新,作为审计佼佼者的W银行老计提出思路:“是不是可以将同一时段在柜面归还贷款利息的客户筛选出来,然后针对性分析这批客户的集中度以及还款期数,从中找出可疑行为。”随后,计算机辅助审计人员小审根据老计的思路,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编写审计模型,主要筛选出5分钟之内连续在柜面还息的信贷客户,并对筛选出的数据进行集中度分析,找出筛选出不同期次柜面还息记录重合的客户数据。通过查找,一组可疑数据出现了:疑点数据显示Q支行有张某、宋某、潘某3名信贷客户在2019年9月、10月、11月均同一时段在Q支行柜面还息。
思路转变,引出“风险地雷” 在核实过程中,小审又陆续发现两个疑点。一是张某、宋某、潘某3名客户还息凭证后紧接着还出现了郑某的还款凭证,但郑某并未出现在模型运行出的疑点数据中。二是还款凭证上签字客户并非同一人,9月至11月上述客户的还款凭证签字分别为“杨某”“沈某”及“孙某”。小审觉得这个事情不简单,就对模型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将柜面还息客户由“同一时段顺序出现”调整为“同一时段错序出现”。数据显示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期间,Q支行有38名信贷客户存在不同期次同一时段柜面还息的情况。经过核实,发现除“杨某”“沈某”及“孙某”外,还有“霍某”“陈某”及“费某”3人在Q支行柜面操作还息,共计还息95人次。
数据运行至此成效已经非常明显,这时候同事老杨不经意的一句话引起了小审的注意,“这次抽到的个人贷款怎么这么巧都是单身的?”小审马上对Q支行个人信贷客户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Q支行个人贷款586户中单身客户占201户,占比高达34.3%。
协作排查,拨开云雾 小审将上述情况上报审计部负责人老吴,老吴立即将初步情况汇报上级领导。W银行经过研究后,要求审计部联合合规风险部对Q支行进行贷款风险大排查。经过排查发现疑点贷款大多集中于客户经理C某,C某管辖个人贷款共385户,其中区域外客户贷款有202户。
对账小组对C某发放的区域外贷款客户进行逐笔电话联系,沟通上门对账事宜。经联系发现19户为停机、空号或关机,17户电话未接通,1户借款人已入狱,仅电话联系就有超10%的客户失联。经过对账小组逐笔对账后显示,有21户反映为经他人介绍并交纳手续费,涉及贷款金额272.85万元,介绍人收取手续费25.5万元;另有客户反映贷款资金有被他人使用的情况。
档案小组对202户信贷档案逐笔审阅后,发现贷款准入明显有问题的共计60户,其中30万元以上(含)区域外贷款未履行双人调查的12户、向信用不良客户首次发放信用贷款的32户、向信用不良客户(或配偶)周转发放信用贷款的14户、客户提供的贷款用途证明作假的两户。此外,还存在未对跨区域单身客户婚姻状况真实性进行调查核实等多类问题。
数据分析小组也有重大发现,涉嫌代他人还息的杨某与该支行Y行长频繁发生资金往来;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期间,杨某向Y行长他行账户转账共计12次,金额共计17.96万元;2017年8月至2020年5月期间Y行长通过ATM存款93笔,金额高达62.8万元。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客户经理C某、Y行长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不得不承认违规事实。
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根据排查结果,W银行立即对Y行长、C某停岗并要求对区域外贷款进行清收,同时由合规风险部设立问题贷款台账进行持续跟踪管理;W银行根据后续贷款清收情况给予Y某撤职、C某记大过并取消信贷任职资格的严肃处理。
由于W银行审计部创新思路,发现风险线索,提前采取了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从这批区域外客户贷款提取收回33户、贷款金额506万元,对于其余贷款由相关部门持续跟踪管理。审计部根据这次发现总结提炼,向W银行业务部门发送审计告知书,要求其加强支行网格化的属地管理,明确责任支行及管辖客户经理信贷管理责任。该行业务部门在收到审计告知书后立即下发《W银行关于修订加强信贷辖区网格化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规范网格辖内信贷秩序,进一步明确操作流程职责,防范跨区域信贷风险。
(作者单位:浙江吴兴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