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河南省农信联社认真贯彻“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的工作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好民生项目台账的基础上,针对全省灾后重建、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群众及客户面临的困难和需求,及时对重点项目清单进行调整,多策并举推进工作落实。截至10月中旬,河南省农信联社10项重点实事项目已完成8项;搜集建立的基层意见建议台账144条立项内容已完成89项,预计年底可以完成106项,余下项目均已制定推进措施,确保顺利完成,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民生需求拿真金白银“解民所急”
前不久,面临防汛救灾、疫情防控两场大考、两大硬仗,河南省农信联社党委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于汛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研究制定支持防汛救灾金融措施,从加大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出台10条“硬举措”指导各市县行社做好防汛救灾金融服务。同时,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围绕小微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等融资需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支持农村地区和市场经济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截至9月末,全省农信社新增涉农贷款602亿元,余额9205亿元;新增小微企业贷款339亿元,余额6339亿元;发放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贷款82.57亿元。今年准备投放支持灾后重建贷款100亿元以上、小微企业贷款500亿元以上。
聚力灾后重建为小微企业“强筋壮骨”
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为支持受灾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恢复生产,河南省农信联社专门制定实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疫情防控的措施,为客户降低融资成本。汛情发生以来,全省农信社使用33.17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1.11万户农户和1176家小微企业,将政策红利传导至受灾群众和企业。同时,通过调整还本付息方式、适度降低贷款利率、完善展期续贷等方式对受灾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进行纾困帮扶;对受汛情疫情影响暂时不能营业但有发展前景的客户,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群众渡过难关。开封市农信系统积极调配信贷资源,分别向尉氏县、祥符区追加6亿元专项信贷资金,用于支持防汛救灾、小微企业灾后恢复生产、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漯河市农信系统单列信贷计划,计划投放灾后恢复重建、疫情防控等相关贷款合计不低于两亿元,全面助力当地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秩序。截至9月末,全省农信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下降了0.45个百分点,向受灾群众和小微企业让利8.87亿元,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和为群众办实事的活动要求。
心系受灾群体以专属产品“慰民所需”
今年8月,河南省农信联社根据省政府支持企业加快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经营10条措施及省金融局等部门关于加大灾后重建信用贷款投放有关要求,第一时间研发推出了支持灾后重建专属信贷产品“金燕爱心快贷”,向受灾群众和企业提供单户最高额30万元免抵押、免担保、纯信用、低利率小额贷款支持。同时,全省农信社结合当地特色和灾情需要,创新推出了“防汛救灾贷”“救灾重建易贷”等74款专属信贷产品,发放专项救灾贷款14.63亿元。开封市农信系统针对防汛救灾、民生保障类企业,推出额度高、审批快、利率低的“同舟贷”;针对受雨涝灾害影响的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推出小额度、纯信用、低利率的“汛急贷”,积极支持灾后重建。
河南省农信社还建立了服务救灾专属“绿色通道”,按照“特事特办”原则,主动配置和预留专项信贷资金规模助力灾后重建。
情牵群众所期以优质服务“暖民之心”
河南省农信社以提高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群众满意度为宗旨,从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提高线上服务水平、优化金融服务环境等方面入手,办理了一批惠民便民利民的实事。
在具体工作中,河南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带头深入基层访群问需,通过与群众交流,倾听群众呼声,提出了“让服务更高效、让群众少跑腿”的工作要求,为将工作落实落细,专门研究制定了简化办贷手续、优化申贷流程“一揽子”工作措施,确保客户申请贷款“只跑一次”,从根本上节约了群众时间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
在防汛抗疫特殊时期,河南省农信社大力提升线上服务水平,充分发挥96288客服中心“空中银行”服务质效,跟进上线新版微信银行与手机银行,推出涵盖全省18个地市的水、电、燃、暖、学费等民生领域的线上缴费产品;开展优化惠农惠民补贴发放一卡通系统,解决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渠道多、人均持卡多等问题,提高惠农惠民补贴发放效率,切实打通金融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
在金融科技普惠领域,河南省农信社推出“极简版”手机银行,推动无障碍与适老化改造,重点打造手机银行“关怀模式”,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图标字体,增加智能语音、屏幕播报、实时风险监测提示等功能,增强障碍客群、老年客群和农村客群的功能操作体验,深入解决特殊客群运用智能技术难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贴心、更有温度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河南省农信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对接,通过党委合作、支部协同、党员互助等形式,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体系,有效实现农信社的资金优势与地方组织优势的深度融合,让普惠金融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客户。截至9月末,全省农信社已与全省880个乡镇(街道)党(工)委、13606个行政村(社区)党支部、3331个村党小组建立党建金融共建机制;累计投放乡村振兴相关贷款3940亿元,其中当年累放贷款1130亿元,投放各类扶贫贷款834亿元,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8261亿元。
围绕关爱困难群众办实事,河南省农信社还大力开展“农信送温暖?爱心互助系列公益”行动。汛情发生之后,全省农信社系统捐献款物1354万元助力群众灾后重建,其中捐助现金1070万元。在“金秋助学”中,全省农信社共资助困难学子1404人,金额378.3万元。
关注基层期盼以主动关怀“解民之难”
在做好群众服务的基础上,河南省农信联社把为基层行社排忧解难作为一项重要“实事”来抓,着力从优化机制、出台制度等方面帮助基层行社提高经营发展质量、提升员工幸福指数,深入基层问需解难。
河南省农信社建立“办实事”基层联系点制度,省农信联社领导班子成员、机关部门副总经理级以上管理人员将经营困难、地处偏远的行社网点作为重点联系单位,定期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情况,靶向解决问题。9月中旬,河南省农信联社从机关选派121名党员干部、组成10个督导组集中赴基层行社,着力解决基层行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河南省农信社印发信贷工作的指导意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指导意见、党建与金融深度融合实施方案等,及时研究传达最新行业政策要求,对全省市县行社信贷投放及结构调整等工作给予明确指导;制定市县行社业务经营考核暂行办法,进一步优化业务经营考核机制,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完善计分规则,统筹考虑质量效益和社会责任,确保经营考核更客观公平;深入推进行社小食堂、小阅览室等“五小”建设,注重了解基层职工深层次需求,解决了一批两地分居、带薪休假、学习培训、关注偏远网点员工、关爱困难职工问题。今年以来,河南省农信联社系统工会回拨工会经费近300万元,用于基层开展职工关爱工作;汛情期间,为受灾地市拨付慰问金100万元;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烈士遗属和因公殉职党员家属1211人,各级党组织共落实配套慰问经费130.2万元。
围绕‘四项’举措精准发力开好新局
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河南省农信联社将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持续推动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当好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真正做到件件是实事,事事都办实。
为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河南省农信社充分发挥网点多的优势,围绕农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粮食安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领域,推出专属信贷产品,推广党建与金融融合发展模式,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深度文章”;落实“万人助万企”活动要求,着力从资金上保、从政策上帮、从服务上促,全力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更好发展。同时,根据不同类别开发区的产业特点和资金需求,有针对性地支持“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
为全力支持灾后重建,在前期支持的基础上,河南省农信社保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以整村授信、融合共建等为依托,主动走访企业和群众,建立名录库和“一对一”帮扶机制,通过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向受灾企业和群众再让利两亿元,实现2021年普惠型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再下降0.5个百分点,全年让利10亿元左右。
为大力提高金融服务便利度和可获得性,河南省农信社推进“增户扩面”工作,拓宽农村金融服务站和银行超市覆盖面,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户户通”;着力加快平台渠道建设,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施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丰富电子银行业务、完善第三方支付渠道、加强农村支付服务点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推进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广覆盖,促进农村支付环境显著改善。
为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河南省农信社设立服务乡村振兴机构,构建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今年助力乡村振兴贷款累计1000亿元以上。支持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美好家园,河南省农信联社正在带领全省5万余名农信人如火如荼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