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1/8/pc20210831dabb2b6854174c71b1f67a457a959c82.jpg
随着网络媒体的骤然兴起,纸质读物日渐冷落,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报刊邮亭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日新月异的都市里很难寻觅其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1-08/31/013839.html

远去的报刊邮亭

2021/8/31 作者 周依春

随着网络媒体的骤然兴起,纸质读物日渐冷落,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报刊邮亭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日新月异的都市里很难寻觅其踪影。

曾几何时,小小的绿色报刊邮亭,不仅是街头巷尾的一道靓丽风景,而且还为市民提供着精神食粮,填补着时间的空白和内心的空虚。虽然邮亭不大,占地面积只有四五平方米,但里面的内容却丰富而充实,各种报刊杂志琳琅满目,既有党报党刊,又有生活娱乐报纸和武侠、言情刊物;既能让市民随时了解国际国内大事、要事等时政新闻,又能给人们单调枯燥的生活平添一份快活。花上几毛钱到1元钱,买一份《参考消息》就可以居家能知天下事,买一份《广播电视报》就可以知晓一个星期的电视节目和精彩的电视剧剧情,买一份《晚报》或《都市生活报》就可以知道身边新近发生的奇闻和趣事,甚至还可以欣赏到一些精美的文学作品,让人心情愉悦,枯燥无味的日子就这样变得快乐有光。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二娃,手臂残疾做过截肢,他白天守着自己的报刊邮亭,早晚穿行在大街小巷,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卡基尼中山装,脚上穿着一双军用胶鞋,腋下夹着一大撂报纸,肩上斜挎着一个帆布挎包,挎包上印着“为人民服务”5个红字,口里不停地喊着:买广播电视报、买广播电视报……那尖厉拉长的叫卖声在街巷中久久回荡,早出晚归的人群行色匆匆,时不时一个人递过5毛钱,买走一份报纸,张二娃用双肘接过钱便塞进他的帆布挎包里,不到两个小时,一大撂报纸就卖完了,随后他口里哼着小曲,悠哉游哉地打道回他的报刊邮亭去。

在那个经济极度落后的年代,别小看那小小的报刊邮亭,一个小小的邮亭就能养活一个家。而经营那样的报刊邮亭,大多是城市里无生活来源的贫困居民,都是街道办安排的,带有照顾性质。稍微有点经营头脑的人,再在旁边搭一个小条桌,附带做点香烟、茶水之类的营生,一家人的生活费不就差不多了吗?!

然而,无独有偶。不久前的一天早上,我路过河东新区德水北路,在一个公共汽车站台旁,赫然安放着一个多年未见的报刊邮亭,它在两颗小叶榕树的掩映下,像一个被遗弃的“孤儿”,普通得没有哪个人会注意。整个邮亭呈绿色,亭子的上边是一条宽约20公分的白色边带,边带上书:中国邮政(四川省邮政公司)、新闻报刊亭、四川日报报业集团,邮亭的左侧上方挂着一个白色的正方形塑料灯箱,灯箱上印着“党报党刊销售点”7个红字。由此可以推测,这个报刊邮亭是四川省邮政公司和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联建的。

想不到如今这里还有这样一个罕见的“古董”,我有点好奇,不禁上前和守亭人攀谈起来。

“大叔,是您在经营这个邮亭吗?”守亭人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爷,瘦高个子,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一个身板硬朗的人。我率先跟他搭讪。

“我可不是经营邮亭的,我守着它是用来打发时间的。”老太爷很乐观也很健谈。

“如今已经进入电子化时代了,看纸质刊物的人越来越少了,除非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现在经营这样的邮亭赚不了钱,再也不能养家糊口了。我是农信社的退休职工,主动请缨每天来这里义务服务的,我有退休工资,既不是为了挣钱,也不会收取任何报酬。”老太爷直截了当地说。

一眼望去,报刊邮亭里,除了几撂报纸,其余就是一些零星的生活日用品,柜台上还摆放着一个蜀信e惠支付。我忍不住问道:“您这里只销售报纸?”

“嗯,销售党报党刊,向市民传递党的声音,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是我们每个党员的政治任务。”老太爷一本正经、自信满满。

我自愧弗如,无言以对。没想到退休职工的站位如此之高,我不得不为他点赞!

“哦,原来如此!”我礼貌地向他点了点头,随后离开了。

……

临近正午时分,我再次路过这个报刊邮亭时,邮亭的卷闸门已经落下,斑驳的日影投射在陈旧的卷闸门上,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辨,报刊邮亭已经完成了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作者系四川遂宁农商银行行长)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延安印象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