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1/4/pc202104206dfe90f175f742c38e7923ed21523c85.jpg
在这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各大自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信息传播及舆论热点的主要渠道,人们也从过去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直接参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1-04/20/011902.html

银行声誉风险的防范策略

2021/4/20 作者 马富莲

在这个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各大自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信息传播及舆论热点的主要渠道,人们也从过去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直接参与者,进入了“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信息源”的时代。当前,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成了银行机构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

提高思想高度,培育全员声誉管理文化 一是树立正确的声誉风险意识。银行机构从上到下要充分认识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树立全员声誉风险防范意识,把声誉风险管理根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二是加强对银行机构员工应对处置声誉风险的能力培训,使员工掌握声誉风险和舆情管理基本技能,使员工主动应对客户投诉,确保将风险事件化解在基层一线。三是规范金融营销行为。银行机构在金融产品的设计、研发、推广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声誉风险因素,全方位认识并研判其产品的推出是否可能引发声誉风险。

建章立制,完善声誉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一是银行机构要健全完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职责边界,清晰声誉风险事件的报告路径和流程,做到“报在其时”。二是要对各种潜在舆情风险点开展经常性排查,定期开展各类应急演练,着力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沟通技巧,确保声誉风险管理渗透到所有岗位,提升银行机构声誉风险应对处置能力。

借用科技手段,加大声誉风险监测力度 一是银行机构要利用网络舆情监测技术,通过7×24小时不间断监测全网信息,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识别危机信息,科学预判其危害程度并加以处置,提高声誉风险管控的前瞻性和针对性,防止舆情的升级爆发,降低舆情事件给银行机构带来的危害。二是针对媒体特别关注的行业事件或同业相关负面报道,及时通报行内各相关部门关注,提前做出预警,提出防范应对策略。

提升服务水平,从源头上防范声誉风险 一是转变思想。银行机构要从以业务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既要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更要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二是提升基层员工的服务水平。银行机构要切实转变“坐等客来”被动服务的思想观念和做法,主动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客户服务需求。在服务过程中,银行机构员工要熟悉业务流程,在确保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增强客户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三是正确处理服务过程中的分歧。在服务过程中,因沟通不到位或客户不理解不配合而产生矛盾时,银行机构员工要正确、及时处理好,避免因处理不当导致纠纷升级,造成不良影响。

积极应对处置,遏制声誉风险扩散和蔓延 银行机构基层网点在发现负面舆情时,要及时查清情况并按要求上报,同时正确研判风险程度及发展态势,持续监测事态的发展;迅速主动与当事人取得联系,了解客户真正诉求,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妥善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加强与上级监管部门的联动,提高舆情应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面对不利银行机构声誉的负面报道,要及时与媒体进行有效沟通,迅速将对银行机构不利的、消极的报道转化为客观、积极的公众反应,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加大正面宣传,增强公众对银行机构的信任 一是加强与媒体的良好沟通,建立友好的“银媒”关系。银行机构要借助媒体的平台优势,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手段,宣传产品、服务和业务发展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增强客户的认可度、员工的忠诚度,提升银行机构竞争力。二是银行机构要利用好行内网络评论员的作用,切实发挥网评员队伍的舆情引导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声誉风险事件给银行机构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者单位:广东惠州农商银行)

上一条:下足“真功夫”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下一条:如何加强农信机构合规文化建设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