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任务的供给侧改革,各地农信机构一直将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作为服务“三农”的根本路径,在更好地支持供给侧改革的同时,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而在基层采访中,有农信人员反映,有部分农信机构为“富”发愁。有位省级联社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全国农信机构资金过剩情况:自2005年以来,全国农信机构存贷比一直在70%以下,且连年下降,有的农信机构存贷比甚至在50%以下。农信机构“去库存”压力很大。
谈到导致流动性过剩原因时,一位农信机构人员表示:“随着人员成本的上升和疫情的原因,一些企业放弃贷款或者转到其它商业银行进行贷款,这也是农信社‘难贷款’的原因之一。贷款比例也影响了农信社向企业发放贷款,因为单户贷款比例的关系,好多农信社从小抱大的‘孩子’,都被其它商业银行给抱走了。”他还称:“农户信贷需求呈下降趋势,也和农信社繁琐的办贷手续有关系。农户到农信社办理贷款要经过诸多复杂的手续,一些农户怕麻烦便不去贷款。”
在基层走访时,某联社人员向记者反应,农信机构资金流动性过剩和农民没有有效的抵押物有关,农民只有房产和土地,但这些不能做为抵押物,在目前信贷从紧的情况下,农信机构的放贷非常谨慎,具有潜在风险的项目一般不给予贷款。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目前在农村,除了乡镇企业外,大部分的贷款项目都是小额贷款,呈现出分散、小额、高风险的特点。部分农信社也出现了‘追高弃低’的现象。”郭田勇还说,现在农村资金缺得那么厉害,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农信社基于高风险而不愿发放小额贷款,而是盯着大客户,但大客户同时也是商业银行争抢的对象。
据记者了解,流动性过剩影响了农信机构发展。一方面,因流动性过剩造成了农信机构经营效益不佳,补提拨备不足,抗风险能力不足,发展后劲不足,影响到健康稳步发展。另一方面,流动性过剩说明了竞争力较弱,支持“三农”的力度不够,使一些客户因得不到支持而转向其它金融机构,从而造成客户减少,业务发展速度减缓。
“流动性风险使农信社出现经营亏损。农信社点多面广,管理费用高,且吸收的存款基本来自农村,定期存款占比高。贷款利息收入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来源,约占各项收入的85%。如此高的存款成本,如果有效投放不足,势必造成农信社亏损。”有位联社负责人对记者说。
还有位联社负责人称,流动性过剩会造成农村信用社盲目放贷的冲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收入的主要来源,贷款利息收入影响到利润、拨备、资本充足率等指标。为了完成经营计划,信用社层层下达贷款营销考核指标,致使部分干部职工忽视贷款的考察,‘垒大户’现象有所抬头,贷款集中度提高。所有这些都增加了信贷风险,虽然当前这些风险还不能暴露出来,但留下了隐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九杰表示,目前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不仅缺少信贷服务而且更缺少汇兑、结算、理财等服务。因为信贷需求不旺,有一些地区的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因为信息不对称、成本高等原因,影响到了对“三农”服务的热情。农村金融服务需要面向分散的小农户、小企业,所以农村金融机构需要用基层网点与它对接,这就意味着如果大的金融机构没有基层网点和基层分支的话,很难与小的机构、小的客户完成对接。
农村金融须加强对基层网点的建设、赋予基层权限,对小微客户和组织提供更便利、更直接的服务。
还有专家表示,化解农信机构流动性过剩风险在于资产多元化。农信机构应大力开展理财业务化解流动性过剩问题。信用社在做好服务“三农”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国债、金融债券资产比重,通过资产多元化,将农信社的闲置资金转化为可在市场上出售和流动的债券,在提高农信社资产流动性的同时增加信用社的收益。此外,农信机构还可开办资金拆借业务。目前,资金拆借市场利率已市场化,可以随行就市,拆借的对象都是金融机构,风险小、拆借期限短、资金流动性强。该专家还称,人是第一生产力,要想解决流动过剩问题应先解决人的问题。农信机构应加强信贷队伍建设,不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使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不断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教育客户经理牢固树立“民富社兴”的观念,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上门服务,廉洁办贷,以良好的工作作风促进贷款营销。
记者获悉,各地农信机构在化解流动性过剩方面也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江西省农商银行系统加大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力度,通过优化调整金融资源配置,将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绿色产业,支持绿色农业、绿色林业、生态旅游等绿色经济发展,为建设美丽江西提供强有力的金融动能。
河北省农信联社沧州审计中心副主任于凤龙认为:站在“互联网+”的风口,面对蓬勃兴起的金融大潮,农商银行在发展方式上,不要再提倡做大做全,而是追求内涵式发展模式,“做专、做精、做细、做透”;在业务结构上,实施资产多元化战略,提高零售业务占比,加大中间业务发展力度,平衡信贷、资金和中间业务的发展,向混业经营转型;转变过去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强化成本核算和产品定价能力,提高资本与资产的使用效率。 他还表示,农信机构要加快互联网渠道建设,利用微信、微博、客户邀请码、手机二维码、掌上生活APP等新媒体、新平台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轻型智能获客模式,尤其是获取年轻客户。同时,农信机构要用专业的知识、优质的产品、极致的服务体验吸引客户,并积极与电商合作,依托金融体验店,服务网点从“大而全”转向“小而密”,将服务面延伸至“最后一公里”,还需尝试开展流动银行的业务,通过移动展业,搭建“全接触”的客户服务渠道,真正打造成为“客户身边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