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微信平台上看到《这些老年画,总有一张会让你想家》的文章。一幅幅60年代、70年代的年画让我想到了那个时候并不富裕的家,想到了那个年代过年的经历,想到了那种欢欢喜喜、团团圆圆过大年的氛围。
作为60后,我记忆中的过年别有一番风味。因为过年全家人能聚在一起,尤其我们还能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新衣服和新棉鞋,小丫头们头上还能系上五颜六色的绫子,有时还会偷偷把别人家的对联撕下一小块,当唇膏把小嘴唇涂成粉红色。“小男子汉”的我们则拿着父亲制作的灯笼走街串巷嬉闹着。
在我记忆中的过年,东北的天气是最冷的,雪也非常大,踩在上面嘎吱嘎吱地响,但那也挡不住小伙伴们的嬉闹,雪爬犁、冰车子、单腿驴、冰嘎等成了我们的最爱。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年三十儿上午,各家各户都在忙着贴春联,大红纸书写的春联散发着浓浓的墨香。贴罢春联就该准备晚饭了,虽然当时的生活并不富裕,但父母还是想尽办法做出至今也难品尝到的“美味佳肴”。那时买来的鞭炮要拆开放,虽品种不多,但其乐无穷。
最盼望的就是年夜饭了。晚饭过后全家总动员,提水(水缸必须装满,象征未来日子过的丰满)、和面、剁馅,然后母亲领着大家一起包饺子,父亲则把冻秋梨和冻柿子用凉水缓上,还把自家产的瓜子、花生和买来的糖果放在盘中摆在桌子上,到处充满“年味儿”。
包完饺子,全家人围坐在黑白电视机旁一边嗑瓜子、吃糖果,一边看电视节目,那个“年味儿”可真浓啊!
到半夜11点多开始做年夜饭了。母亲在厨房煮饺子做菜,父亲则领着我们放鞭炮,那时大人们管年夜饭叫“接财神”。
吃罢年夜饭,我们就开始挨家挨户地去拜年,你来我往之间的问候更加烘托了“年味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慢慢地“家”疏远了,“年味儿”淡了,“味道”没了。到处是高楼大厦,邻里之间也不怎么往来,就是现在回到农村过年,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味道”了,再也感受不到穿新衣、吃年夜饭的那种喜悦了。在经济飞速发展、衣食住行都不愁的今天,我更怀念儿时的那种“家、年、味道”。
(作者单位:吉林省东辽县农信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