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金融之间论战的文章充斥朋友圈。有观点认为,金融业不能总是跟随欧美的步伐,需要有结合中国国情的独创模式或者产品和服务。但就目前来看,国内金融业基本是以模仿西方为主,缺乏中式原创。
目前,国内在某些金融基础理论上,也存在着照搬西方的模式。事实上,有些理论没有结合中国的实际,不能直接拿来指导实践。如对于互联网行为数据能否用于征信,国内存在很大的争议。因为,西方很少这样做,国内有不少所谓专家学者按照西方那一套理论和实践,极力反对互联网行为数据在征信领域的应用,完全忘了我国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上是领先于西方国家的,我国互联网沉淀了很多、很全面的行为数据这一事实,不能用于征信,绝对是一大遗憾。
金融业坚守巴塞尔协议是底线
许多创新平台或者超级平台,以所谓的创新对巴塞尔协议提出质疑。但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监管绝不能缺位,否则在利益面前,资本的自律就是一句笑话。人们不能指望资本带有崇高的道德,资本的贪婪不是靠自律就能消除的。记得两年前,笔者到哈佛商学院时,MichealChu教授告诉我们:“在普惠金融领域,若无监管,技术加资本,金融业发展将是野蛮的。”看看我国金融业过去发展的“现金贷”“校园贷”,再回顾P2P的教训,就会发现审慎监管对于数字技术推动下,面向低收入与脆弱群体提供的金融服务的重要性。巴塞尔协议是人类以一次次金融危机的惨痛代价换回来的,是一道金融危机的防火墙。废掉巴塞尔协议,就是拆掉了防火墙,金融危机将难以避免。纵观20世纪以来发生的几次大的金融危机,几乎都是金融监管放松,金融业快速扩张,导致供需失衡,引发金融危机,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合适的监管框架可以拯救一个行业
对于监管来说,在数字金融迅猛发展的今天,监管要平衡好风险控制和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绝非易事。一方面,监管机构缺乏数字金融的实践经验,对数字金融缺乏足够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如今监管机构缺乏优秀的技术人才,对于新兴技术在金融的应用缺乏前瞻性认识和深刻理解,也难以创新出基于数字技术的监管手段。所以,这就难以避免出现监管过度的问题。因此,合适的监管框架非常重要。“合适的监管可以拯救一个行业,不合适的监管可以毁灭一个行业。”中国商业小额贷款公司行业15年的发展,充分说明了监管对于新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传统银行需要改变对抵押物的崇拜
银行业未来的授信应该更多的依靠数字技术,减少对抵押物和质押物的依赖。但前提是,银行机构能够获得足够多的各种维度数据。其与大型互联网平台拥有庞大的生态数据相比,银行机构要获得同样的数据,难度还是比较大,就看互联网超级平台是否真正与传统银行机构融合发展,向其开发生态体系的数据。此外,仅仅依靠大数据信用体系就可以解决银行业的所有风控是不现实。事实上,金融风控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配套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需要司法约束,核心是抬高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如果违约没有成本,借款可以不用还,大数据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就像我国银行业不良率从上世纪末至今持续下降,除了归功于公司治理体系的完善,还要归功于社会信用体系以及司法体系的完善。
大数据风控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在现有社会征信体系、司法体系之下,更加精准识别出借款行为的真实性以及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将信贷资源更加高效、精准的分配给需要资金的守信借款人,提高了信贷资源的利用效率。
金融业是具有经营风险的行业,既然是经营风险,就必然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任何零风险目标都是异想天开。银行机构现有的经营模式还比较粗放,有需求的贷不到款,不需要的授信过度,对抵质押等风险缓释手段过度依赖等问题仍然存在,但这也是银行对借款人信息掌握不充分所致。这几年,银行机构也开始利用大数据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受限于银行机构缺乏真实的场景、行为等数据,仍然难以准确识别借款人的需求、信用状况等,也就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面对互联网超级平台与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留给传统金融机构的时间不多了。传统金融机构不改革和创新,肯定是没有出路的。
目前,每个金融机构都需要重新进行战略定位,但无论如何,决定未来竞争优势的不是金融机构有多么强大,而是有多少忠诚的客户,尤其在数字金融与普惠金融领域,了解并重视客户与客户一起成长,金融机构才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作者声明: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作者:刘澄清,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秘书长黄丁聪,资深数字金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