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决策和执行的关系非常复杂,不决策就无从执行,不执行也就不知道决策对不对。当执行效果和决策有偏差的时候,是继续推进还是立刻调整,本身既是决策也是执行。如何让执行既高效又科学,作为农信员工,笔者认为需要换个角度看执行,让执行成为有内涵的企业文化。
从决策的科学性看,执行要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服从而不盲从。做事先做人,服从是对上级的尊重,不盲从是对事情本身的尊重。执行的前提是要分清是非对错,保持斗争精神,既要令行禁止,维护上级权威,又要坚守良好职业道德,不人云亦云。二是坚持评判原则。评价一个决策的对错,要看这个决策的执行是否有利于单位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否符合时代的需要。上级的决策部署固然要坚决贯彻执行,但是领导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尽全是忠诚;每个人的站位、所处的角度、掌握的情况不一样,甚至“三观”的差异,都会导致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三是坚持做好沟通反馈。好的决策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再好的决策不被执行,也是空谈;错误的决策一旦得以执行,必然造成不好的后果。而执行的过程,也是沟通反馈的过程,是纠偏止错的过程,是协作向前的过程,必须众志成城、有取有舍。“在农信,爱农信,干农信”是农信人的初心,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唯有坚决贯彻、有效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才能不断推动农信改革发展行稳致远。
从决策的落实过程看,执行要树牢“三个意识” 一是树牢规矩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办法的制定和出台,都是基于血的教训和反思,只有时刻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按照规定和流程推进各项工作,才能保证执行过程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才能保证执行结果的可控可期。二是树牢流程意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步地推进,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落实。会议、采购、贷款等等,几乎只要涉及工作就有流程。流程不仅是建立关系、呈现逻辑,细化工作、明确职责,精简工作、提高效率,规范管理、精益生产,更重要的是把控风险的需要,这与形式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一道流程就是一道风险防控墙,层层把关,缺一不可,欲速则不达。如贷款“三查”是否到位、符不符合信贷政策、是否符合贷款条件、抵质押物足不足值、变现能力强不强、放款条件是否落实、风控措施是否到位等等,任何一个环节未落实,都会形成风险隐患,甚至得不偿失,给个人和单位带来不可预计的损失。三是树牢红线意识。红线就是高压线,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不能触碰,更不能逾越;不能为办事而办事,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更不能弄虚作假;“立即行动、马上就办”固然重要,但“办就办好”才是关键。作为金融从业人员,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权力和资源,更容易成为“围猎”的对象,要用好权力这把双刃剑,绝不能利用自身职权、利用金融资源谋取私利,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切实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从决策落实的长效性看,执行要建好“三个文化” 一是建设“合规文化”。作为金融机构经营的是货币这种特殊商品,所以必须将建立“合规银行”排在首位,合规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甚至可以说合规是银行的生命线。一个人只有在思想上深植了合规意识,才会在行动上重视,在执行中落实。要有效防控各类风险,农信机构必须大力营造“做合规员工,办合规业务,建合规银行”良好文化氛围。二是建设“监督文化”。执行过程中难免有偏差,除执行者本身的能力、道德因素外,监督机制的失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而监督形同虚设,不愿监督、不想监督、不敢监督,必然导致集体失聪、失明,乱决策、乱执行,最终害人害己。农信机构不论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都应该主动接受监督、自愿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中干事创业;要不断发挥群众监督力量,将监督力量注入企业“神经末梢”,彻底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思想,主动参与监督。三是建设“家文化”。绩效薪酬和制度固然能起到激励执行的作用,但主人翁意识养成才是根本。正所谓“农信是我家,大家一起呵护她”,要让农信的温度温暖每一个农信人,让农信成为每一个农信人的精神家园和归属。
(作者单位:四川青神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