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20/6/pc20200602028f8be47edd47d7a4000846a5b77698.png
5月27日,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发布消息,将于近期推出11条金融改革措施,其中谈到统筹做好中小银行改革和风险化解工作。那么,农信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20-06/02/008089.html

深化农信社改革系列报道之一

以深化改革应对风险挑战

农信机构聚焦重点领域

2020/6/2 本报记者 杨喜明

5月27日,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发布消息,将于近期推出11条金融改革措施,其中谈到统筹做好中小银行改革和风险化解工作。那么,农信机构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点在哪?如何化解?记者采访了研究农村金融的专家和农信机构人员。

化解流动性风险

“近几年,部分农信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发放了大量的大额贷款和集中度过高的贷款。但是,由于经济减速和调整期叠加,致使一些企业关停,贷款无法生息,风险损失显现。”一位农信联社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银保监部门也意识到了上述风险的出现。就在不久前,中国银保监会正式对外发布《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监管标准,规定了风险暴露计算范围和方法,从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内部限额、信息系统等方面,对商业银行强化大额风险管控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了监管部门可以采取的监管措施。

有农信联社负责人称,农信机构资产负债不匹配,法人机构杠杆率偏高,是农信机构形成流动性风险的原因之一。受传统观念影响,农信机构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盈利性,存贷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将流动性很强的短期负债运用到流动性较差的长期资产上,导致中长期贷款比重偏大,增加了流动性风险。不少农信机构又在组织资金时贪大求快,片面重视抓大额存款和临时存款,导致存款起伏、稳定性差。

在基层采访中,记者发现,各地农信机构对上述问题先后实施了贷款新规、评级授信、影像声留存、持续化解清收、开展听证问责等防新降陈措施。同时,农信机构不断加强基础性工作、优化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以及风控机制,通过综合整治措施,遏制了案件高发态势,存量风险得到有效化解,资产质量更趋真实,新增贷款质量显著提升,财务状况明显改善。

有业界专家呼吁:需构建风险管理大后台。在充分尊重县级行社独立性前提下,强化省联社服务职能,实行“小银行+大平台”的战略,将省联社打造成农信机构风险管理的大后台;实行业务运营前台和后台分离,构建“网点全面受理、后台集中处理”的作业模式,打造业务集中作业服务平台;以“风险管理技术服务+法律合规咨询服务+特殊资产服务”为支撑,打造风险管理专业服务平台,由省联社牵头,各法人机构按一定比例出资,成立流动性风险防控专项基金,为农信机构流动性风险防控提供保障,打造流动性风险防控平台。

化解操作风险

“一旦发生操作风险,农信机构损失金额巨大。从近年发生的操作风险事件看,单笔的损失金额已经达到了上亿元,甚至数十亿元。另外,如果操作风险发生,农信机构的声誉会受到影响,农民就不会在农信机构存款,贷款户在还款时就会出现观望现象,不良贷款率就会上升,对农信机构的发展将产生严重影响。”山东一位农商银行人员说。他还称,现在监管部门对农信机构实行的是一票否决制,如果出现操作风险,各项评级指标就会下降,将由盈余变为亏损。

有位农商银行董事长表达了这样的担忧:“近年来,随着农商银行的改革发展不断深入,风险管理的文化培育、机制完善、流程控制、能力建设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起点较低、起步较晚、观念相对滞后等原因,农商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远远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业务需要。在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一些在经营管理方面容易被忽视的潜在风险问题正在日益凸显,一旦疏于风险管理,就会导致潜在风险集中爆发,改革发展所积累起来的成果就会受到冲击。”

有业界专家表示,搭建流程化管理模式是农商银行防控风险的必经之路。以严防操作风险为目标,尽快建立和完善“前台接单、中台审单、后台下单”的相互独立、相互约束的内部控制体系,依流程定岗、定责、定编,建立职责对等操作规范的岗位责任体系,把岗位责任和风险控制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目标责任之中;以流程为基础,以全面风险管理为目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项业务操作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及时进行风险提示,防范操作风险的发生。

“应加大惩处力度,实现全覆盖,无死角,零容忍。对一切敢于触碰违规违纪高压线的行为和操作,发现一起,严处一起,达到令行禁止。”他还向记者强调。

化解声誉风险

“我们那里因为声誉风险,曾出现过挤兑现象。几年前,我们联社搞增资扩股,有些农户听说后,认为是信用社要倒闭了,就蜂拥到信用社取钱。”有位基层联社的负责人谈起那次事件至今还心有余悸。他向记者表示:“目前农信社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声誉非常重要,如果发生声誉风险,不但影响农信社资金扶持‘三农’力度,而且会对业务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

记者在各地采访时了解到,各地联社为了解决声誉风险,组织金融服务小分队进村入户,为“三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此举不仅提高了农民的创富能力,还培育和壮大了农村金融市场,极大提高了农信机构的形象。

对于如何防范声誉风险,有位省联社办公室人员称,农信机构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壮大硬实力。从服务质量和提高管理上下功夫,自身硬了,打出的铁质量才会有保证。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信用社应在网点、电子化、内控制度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让农户感受到农信社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此外,农信社还应积极培育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户的致富能力,采取各种措施贷款鼓励农民创业,满足农民群众的金融需求。综上所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信社的声誉风险经营问题。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新疆农信社推出换卡不换号业务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