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凭借在云服务、大数据、区块链、移动支付、数字科技等金融科技方面的优势,纷纷将触角延伸到农村金融领域,“蚕食”农村金融市场,农信机构正面临跨界金融平台以及同行的双重竞争和客户交易需求变化的压力。金融科技正在拓展金融服务外延,丰富金融内涵,改变金融市场的格局和服务方式,重塑金融业态,特别是金融科技所推动的跨界合作、跨空间合作、跨区域合作、生态圈建设,使得农信机构丢失了许多阵地,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业务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后,各类金融机构加快了金融科技建设步伐,如何让农信机构在金融科技发展中不掉队、不落伍,破解外部围困,突破内部瓶颈,是农信人急需思考的问题。知己知彼,才能在挑战中处于不败之地。为此,农信机构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我的优势在哪儿?我需要什么?我的客户需要什么?我的短板和金融科技发展趋势等问题。
农信机构“姓农、姓小、姓土”,支农支小是其市场定位,做小做散是其经营定位。常年耕耘于县域经济土生土长的农信机构,具有丰富地缘人缘、亲缘资源,掌握着本区域客户喜好、生意运营规律等“小数据”,决策链条短、经营机制灵活、线下资源丰富、贴近客户、服务跟进快都是农信机构的优势。
目前云服务、大数据、数字科技等先进科技与金融合作已不是单纯的营销获客、数据采集、审批决策、贷后管理等单点或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平台合作,已向建设生态圈阶段发展。加强调研和分析,理清思路,把准备工作做扎实,是农信机构利用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开展金融科技建设的基础。正确处理金融科技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是迎接挑战成败的关键。首先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农信机构切不可操之过急、盲目跟风,要量力而行,不做脱离当地实际水平的过度开发。要主动变革,省级联社要加强顶层设计,集中力量做基础性、保障安全性的工作,出台包容审慎、富有弹性的创新试错容错机制,认真履行监管职能,把风险管理贯穿农信金融科技建设始终,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增强战略定力,搭建对接大数据与差异性相容的平台,用积极的心态推进金融科技建设。其次,处理好自我发展和借力发展的关系。目前数字科技日趋成熟、安全,数字科技企业能为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大数据风控、底层账户等一系列服务,助力金融机构对接多元场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借力发展,加强和外部科技企业的合作,有助于农信机构尽快缩短和大型银行金融科技的差距。但切不可采取全盘“拿来主义”,必须要培养和引进关键人才,加强核心风险、核心环节的自我管控。再次,处理同业竞争与差异化发展的关系。目前常规领域众多应用场景已被跨界金融平台和大型商业银行捷足先登,他们所建的生态圈已相对稳定,农信机构如和他们同轨、同质竞争没有胜算,农信机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差异化入手,加快对自己服务的“农“”小“”散”客户需求和痛点调研,细分市场,充分挖掘区域“小数据”,把金融科技服务嵌入做活、做优“小、散、土”业务上,用差异性来规避同业竞争,另辟蹊径开拓新的领域。
立足本源,创新发展,是农信机构变挑战为机遇所在。用客户思维考虑问题,搭建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科技服务体系,对接大数据,注重区域“小数据”的挖掘,满足本源客户交易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打通获客、活客及“土”元素和农信机构的融合体系,在一心向内做好本土业务的同时,用发展、创新的眼光看待非金融属性的乡情、乡景、特产等“土”要素。借助于民众回归自然情结,搭建吸引城市民众的“土”元素应用场景,组建跨界、跨区域、跨空间、能让不同新主体不断加入的开放、融合型特色金融科技生态圈,打通原本封闭或不畅的互动渠道,向“土”元素的全产业链发展,让农信机构的触角延伸到原来无法触及的领域、空间、区域,为“土”元素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实现多头共赢、共享、共融,突破农村金融的发展瓶颈。
福建沙县农商银行的“小吃创业卡”、济南农商银行的“商联卡”等依托特色、集合“散小”要素取得的成功案例,佐证了科技与金融的合作给农信机构创造了难得的弯道超车机遇。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农信机构要加紧谋划,省联社与基层行社要加强上下协同,行社之间要加强经验交流和相互学习,农信体系需加大联合、融合的研讨,集多方智慧,把分散的资源要素集合起来,组建抗风浪的巨型跨界场景“航母”,将机遇变为现实。
金融科技的“初心”是服务,农信机构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高效率、低成本、风险可防的优势,提速、加大“支农、支小”力度,提供便简、安全、满意的服务,让普惠金融普惠更多的“三农”产业和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