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chinanshw.cn/Img/2019/6/pc20190625369e898136704e7e9037b5bdbecfb49e.png
近年来,山西临汾市农信社以助力脱贫攻坚为己任,坚守“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背着满满的扶贫工具箱,扛最重的担子、啃最硬
http://em.chinanshw.cn/content/2019-06/25/004259.html

临汾市农信社坚守定位主动作为金融精准扶贫不落一户

2019/6/25 作者 高 娜

近年来,山西临汾市农信社以助力脱贫攻坚为己任,坚守“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背着满满的扶贫工具箱,扛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想最难的群众,不松劲、不停歇。2017年以来,临汾市农信社累计发放单位精准扶贫贷款37.27亿元,累计发放放扶贫小额信贷8.54亿元,在助力精准脱贫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农信力量。

自精准扶贫全面开展以来,临汾市农信社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以扶贫部门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录为依据,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户”的总要求,通过划分责任区、指定责任户的方式,全市千余名客户经理分组行动,对全市17个县(市、区)7645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走访调查,收集客户信息资料、开展调查评定、投放扶贫贷款满足合理信贷需求,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三个全覆盖”,做到贫困村覆盖率100%、贫困户对接率100%、建档率100%,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力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充分调查、科学测算的基础上,2017、2018年分别专列信贷资金16亿元、19.65亿元用于精准扶贫,并确定了精准扶贫资金优先满足的工作思路,为贫困户脱贫提供又快、又好、又足的信贷服务;先后推出了“脱贫贷”“扶农贷”“光伏贷”“富民贷”“富农宝”“扶贫信用贷”“助力福农”“扶贫小额快贷”等十余种精准扶贫系列产品,丰富扶贫信贷产品,确保资金投放精准。

在认真学习政策文件精神的基础上,临汾市农信社专门针对贫困户提出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意愿、有贷款意愿、有收入保障、信用观念好、遵纪守法好“四有两好”的信贷投放标准,并将贫困户贷款年龄上限由60岁放宽至65岁,让更多贫困户能够享受金融扶贫政策,获得信贷资金。在做好金融服务的基础上,他们通过加强与贫困户沟通交流,充分宣传各项扶贫政策、金融产品,鼓励农户树立脱贫信心,激发其勤劳致富的斗志;创新担保方式,挖掘各类农村资产的实用价值,积极开办梨果、林权、土地经营权、农业机械、蔬菜大棚抵押及动产质押等贷款业务,有效缓解了贫困户担保难、抵押难的困境;加强与村委、农委的协调与合作,不定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种养殖技术,在满足单户农户生产资金需求的同时,将企业带动、产业带动作为金融精准扶贫的又一突破口,紧紧围绕县域产业发展,推出“专业合作社+农户联动”“公司+农户涉农企业带动”等模式,大力投放单位精准扶贫贷款。

针对全省集中连片贫困县的大宁、永和、吉县、汾西、隰县五个县,山西省联社临汾办事处立足其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等实际出发,相对恶劣、农产品产量致贫原因的共性问题出发,以扶贫小额信贷为主要依托,大力支持农户发展种植、养殖、运输、加工制造、批发零售等。截至4月底,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余额为2.88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6139户,其中种植业3941户、贷款余额1.82亿元;养殖业1355户、贷款余额6491.78万元;加工制造业6户、贷款金额23.87万元;批发零售业22户、贷款余额103.22万元;运输业9户、贷款金额41.98万元;光伏产业567户、贷款金额2793.42万元;其他行业239户、贷款余额1170.31万元。此外,他们注重规模带动,针对5个县均有其特色产业,以单位精准扶贫贷款为主要依托,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截至4月底,单位金融扶贫贷款余额为3.06亿元,支持企业54户,带动贫困人口2296人。目前,吉县已实现脱贫。

上一条:图片新闻
下一条:绵阳市农信社加强与政府互动探索支持“三农”发展新路径
分享到

©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

↑ TOP